编纂: 吴美福
泰伯逝世后,仲雍遵守泰伯遗嘱将泰伯安葬在铁山(今鸿山)。出殡那天,十里百里的乡亲自觉自发的不约而同赶到梅村送葬,百姓的哭声惊天动地,在那个时代,泰伯的德行高尚,犹如碧玉无瑕,泰伯开拓开化江南的丰功伟绩,在老百姓心中是谁都无法替代。泰伯的逝世就如同倒了大家心中的一座丰碑,那种发自心中的悲恸是无法形容。
几十条专用送葬的船载着灵柩和亲人们与勾吴国的官员部下从梅村出发往铁山方向缓缓前行,出殡的队伍浩浩荡荡、声势浩大。从梅村沿着伯渎河向东航行,过了“三让桥”(今茅圹桥),有条伯渎河分支(河浜),领丧人站在船头一眼便看到北边的铁山,心想走河浜更近不一会就可到铁山,于是命船走分支河浜,行不多远就已到了河浜底的尽头,走水路无法前行,按照当时的出殡规矩君王灵柩是不能往回走或后退的,无奈之下只有让仲雍作决定。仲雍上岸察看一番地形,见距离前方几十丈外就是“双径洚”(支河)可以直通铁山,于是仲雍下令停下灵柩,大家一起从河浜开河到双径洚直到铁山,这样既方便又省心。
双径洚两边两个村子的村民见到大家一伙人为泰伯灵柩开河,深为感动,大家自动置办了酒菜、点心、烧了茶水送到河堤上给大家吃,起先大家不动筷子,因为住梅里勾吴国城堡里的百姓是有纪律的,泰伯立了规矩,不能随便拿老百姓东西、吃老百姓的酒饭。为了抢时间,仲雍开口说:“大家饿了就吃吧!吃多少,由我们统一付钱给他们”。后来因为这个原因,南边的村子叫“南酒店”,北边的村子叫“北酒店”,至今仍叫这名字。
那个时代更讲究殡葬礼仪,定了吉日吉时入土,那是最最耽误不得一丝一毫的。由于开沟进度慢,赶不上灵柩入土的时辰,仲雍决定抬灵柩上岸从陆地行走,过“双径洚”,走“西荒墩”,走到“大径沿”时,外庄河上没有桥无法通行,当地百姓知道后,把河两岸的树砍下,又把家里门板送来搭了临时浮桥,摆上香案香烛,恭送泰伯灵柩过河,沿路两边跪满了迎送的人,人群熙熙攘攘,一路上都是人,灵柩一过人群都纷纷往路两边跪下黑压压的一片。因此,一路上损毁了许多青苗。仲雍看到心痛的很,立即赶到前面开路的人,吩咐他凡是看到踏坏了庄稼的地方,丢用一定相等数量的银锭放在田地头,以作赔损之费用。后来这一作法演变成了民间丧葬习俗,凡出殡路过街道、路上、村庄,在灵柩前面开路的人都有专人撕纸钱撒在地,以作买路钱。
泰伯安葬在铁山南麓山脚,墓墩高二米多,直径三米多。亦称“皇墩”,也称“皇陵”。
安葬完毕后,仲雍为了纪念泰伯灵柩出殡不平凡的路线,把那条无名走不通的死浜命名为“皇渎浜”,“双泾洚” 改为“丧径洚”,“西皇墩” 改为“祭皇墩”,“大泾沿” 改为“路泾沿”,“浮桥” 取名“祭圣桥” 等等,还有许多改了名的。在皇渎浜旁,立了一块青石碑,正面刻着“皇渎浜” 三字,背面刻有泰伯出殡途径图。
以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地方官员与四面八方群众都要到铁山泰伯墓地祭祀,几千年来从未间断,泰伯香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