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血脉亲 贵湘显真情

受湖南平江吴氏宗亲的特别邀请,12月5日,贵州吴氏宗亲吴文化研究会会长、世界至德总会常务副主席、贵州老吴台集团董事长吴学强,常务副主席吴国发前往湖南岳阳平江拜访吴氏总族族长吴克平,副族长吴放, 吴德恩等代表,期间与他们亲切交谈,交流吴文化传承等诸方的事。事后,来到平江吴氏宗祠,吴学强一行举行了祭祀仪式,上香祭拜吴氏先祖。

浓浓血脉亲 贵湘显真情

吴氏延陵,渤海两郡先祖。现平江吴氏,自唐代迁平江千余年,已发展到二十多万人丁。其中五万余人居平江本土,其余分布在湘,鄂,赣,黔,桂,晋等省的多个县市及港,澳,台地区,侨居国外者灿若繁星。他们渴望认祖归宗,企盼追念祖德,传承文明。于是两郡十四族联合倡议,在遐名中外的三湘古镇长寿,新建平江吴氏纪念祠。

该祠于2014年破土动工奠基,2006年10月竣工,耗资160万,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占地21亩,纪念祠高大雄伟,典雅大方。容古朴特色和现代风格于一体,集民俗古今中外之大成。正殿供奉二十一尊始祖像,偏厅设立吴氏纪念馆。诗词联赋,文物古迹,地方特色独具,文化色彩浓郁。

浓浓血脉亲 贵湘显真情

平江吴氏在长寿湘赣交界处土龙又建一祠堂既吴璋家祠,该祠于2005年奠基,2007年建成,吴璋,唐末为吏部尚书,封为金禄大夫,御赐织金花诰,天佑四年(907)朱全忠篡唐改国号为梁,改元开平。吴璋弃官携家室出走,经江西过道平江,见平江环境秀美,便定居在长寿湖田(平江东乡吴氏),为延陵吴氏迁平江始祖。

祭祀过后,吴学强一行与平江宗亲就吴文化、吴氏事业、经济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大家意犹未尽,一场交流呈现出浓浓的血脉情,大家受意非浅。呈现出和睦共享的氛围,感动,感怀,感恩浸染在交流的过程中。

浓浓血脉亲 贵湘显真情

大家坚信,只有始终将秉持弘扬至德,至善,至真,至美,至亲的泰伯精神,以德聚义,以情会友,以心结缘,以茶文化点燃你,我,他的心灵,愉悦大家的心身健康。

浓浓血脉亲 贵湘显真情

大家坚信,在未来,更将吴姓摇曳至绮丽之风烘至高处。 吴氏秉承泰伯至德精神,几千年来,诗书育人、勤俭持家、谦让第一、开拓为先,为各方地区的地方建设和家乡的繁荣作出了不可抹灭的贡献。 吴氏的家国情怀永远融入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在今天全面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再铸辉煌。

记贵州吴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学强访问湖南平江吴氏宗亲

贵吴会讯

吴美福编辑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2年12月7日 下午11:33
下一篇 2022年12月8日 下午11:39

相关推荐

  • 泰伯:先秦至德思想的践行者与文明融合的先驱

    撰文:吴美福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谱系中,泰伯的名字或许不如孔孟老庄般闪耀于思想典籍,但他以“三让天下”的实践智慧与开拓精神,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成为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重…

    2025年4月8日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
  • 《三月的丝竹》

    文:吴美福 鼋头渚的樱花还在含苞,蠡园的水波已把晨光揉碎成千万片银鳞。古运河边的老柳树刚吐出米粒大的嫩芽,枝桠间悬着的几盏红灯笼便急着在风中蘸墨,要给三月写一封花笺。 惠山祠堂群的…

    2025年3月5日
  • 《砚底潮声》

    撰文:吴美福        太湖石皱褶深处渗出一滴北宋的雨。我在退思园夜读,忽见残碑拓片上的虫蛀孔洞溢出微蓝星…

    2025年3月5日
  • 《泊渎河畔的青铜犁痕》

    撰文:吴美福       晨雾未散时,泊渎河像一卷半展的旧宣纸,青石埠头沁着露水,苔痕漫漶处依稀可见船缆磨出的凹痕。我数着埠头石阶上的年轮,一级是吴越争霸的剑影,一级是南朝四百八十…

    2025年3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