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县赋

一万年之久,始劈天开地。人道是、史前万年人类,自古龙吐云气。望万年东方、历史映雪,映照仙人洞光辉。看层峦黛叠,人工水稻栽培伊始。

大好河山,雄鸡唱晓,几时文明,角吹石穴,野生水稻绽新蕾。人工水稻耀青史,耸立丰碑,绘成典籍之赞歌。

探人类农耕文明之根,唯万年神农源。黄天峰下,仙人洞穴,古人居住,遗址万年;大源河谷,原始农耕,人类栽培水稻,最早出现,亘古史前;吊桶环遗迹,仙人洞堆积,神农宫溶洞,三大远古文明,人类奇葩,誉满天下万古芳艳。

野稻驯化,烧土成器,刻符记事,天下第一陶罐,尽显万年先民智慧,初兴农业文明之光。稻作栽培,蕴藏史前农耕文化,尽窥万年史前文明光辉。

仙女育稻开源,勤劳万载殊见臻功;仙人洞下裂泉渠,溉禾稼而泽斯土,“荷桥贡” 浑然天成。万年贡米,质誉五谷之首。历代皇帝,钦为“代代耕作,岁岁纳贡”,唯万年贡米名扬万年。

万年风景,风采冠亚洲!七大风景区,风光无限美。洞瀑、浮石、钟乳石、栩栩如生;石穴、龙门、神农田,如烟如梦。神农洞穴神农河,色彩斑斓,曲径通幽。洞穴生物,物种稀罕,惊现世界新昆虫。洞穴如梦幻天成,洁白新“玉狮”,科学新成果。洞穴仅一刻,世间已万年!天地造化话桑田,沧海文明一脉传。(注:万年县隶属江西省,仙人洞、吊桶环,是世界水稻发源地,神农洞是天下第一洞。)

文/吴美福

2022.11.20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上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8:01
下一篇 2022年11月22日 下午8:02

相关推荐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
  • 《三月的丝竹》

    文:吴美福 鼋头渚的樱花还在含苞,蠡园的水波已把晨光揉碎成千万片银鳞。古运河边的老柳树刚吐出米粒大的嫩芽,枝桠间悬着的几盏红灯笼便急着在风中蘸墨,要给三月写一封花笺。 惠山祠堂群的…

    2025年3月5日
  • 《砚底潮声》

    撰文:吴美福        太湖石皱褶深处渗出一滴北宋的雨。我在退思园夜读,忽见残碑拓片上的虫蛀孔洞溢出微蓝星…

    2025年3月5日
  • 《泊渎河畔的青铜犁痕》

    撰文:吴美福       晨雾未散时,泊渎河像一卷半展的旧宣纸,青石埠头沁着露水,苔痕漫漶处依稀可见船缆磨出的凹痕。我数着埠头石阶上的年轮,一级是吴越争霸的剑影,一级是南朝四百八十…

    2025年3月3日
  • 吴学:时光深处的文化绮梦

    撰文:吴美福       青苔爬上花墙时,我总爱在退思园的石矶上坐定。紫藤的暗影顺着瓦当游走,将四百年的光阴折成满池碎金。那些雕着博古纹的漏窗,像极了时间睁开的瞳孔,明清的烟雨、民…

    2025年3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