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江南文化的根与魂》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粉墙黛瓦,浸润着青石板路。在这烟雨朦胧中,吴学的精魂悄然生长,如同庭院里那株苍劲的梅树,在岁月的滋养下愈发挺拔。

吴学,是江南文人案头的一盏清茶,是园林深处的一曲评弹,是巷陌间飘散的一缕墨香。它不似北方的学问那般气势磅礴,却自有其温润如玉的品格。在苏州的园林里,一砖一瓦都镌刻着吴学的智慧,假山池沼间藏着天人合一的哲思,回廊曲折处暗喻着人生的况味。

记得那年深秋,我独坐网师园的”殿春簃”,看一池残荷在细雨中摇曳。园中的一草一木仿佛都在诉说着吴地文人的雅致与风骨。那些精妙的造园艺术,不正是吴学”以小见大”的生动写照吗?方寸之间,自有天地;咫尺之内,可见乾坤。这种对意境的追求,这种对生活的审美,早已融入江南人的血脉之中。

吴学的精髓,更在于它对”和”的追求。在江南的街巷间,商贾与文人比邻而居,市井与雅集相得益彰。这种包容并蓄的气度,让吴学既有书斋里的深邃,又有市井间的烟火气。就像苏州评弹,既能唱《长生殿》的缠绵悱恻,也能说《白蛇传》的市井传奇,雅俗共赏,各得其所。

漫步平江路,青石板路上仿佛还回响着历代文人的足音。那些在书院讲学的鸿儒,那些在园林吟诗的雅士,那些在街巷传艺的匠人,都是吴学的传承者。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将这份文化的根脉延续至今。如今的江南,虽已换了人间,但吴学的精魂依然在街巷间流转,在园林里徘徊,在人们的心头萦绕。

吴学,是江南文化的根,深植于这片水土;是江南文化的魂,滋养着这方百姓。它不事张扬,却自有其坚韧的生命力,如同江南的细雨,润物无声,却让这片土地永远保持着温润的光泽。

2025年2月26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6:14
下一篇 2025年2月26日 下午6:20

相关推荐

  • 九一八愤怀

    乙巳秋毛新明 警报声声刺骨寒,柳条湖畔起狼烟。倭奴铁蹄踏华夏,帅府兵戈敛甲眠。千里山河沦敌手,万家黎庶陷深渊。国殇永记铭心恨,莫让历史再重演。 作者简介 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

    2025年9月18日
  • 千秋念伟人毛泽东

    乙巳秋毛羚 作 缅怀领袖毛泽东,建国兴邦万世崇。湘楚地灵龙虎聚,韶山毓秀孕豪雄。遵义会议乾坤定,延安烽火映天红。音容虽逝英魂在,革故鼎新唯乃公。

    2025年9月10日
  • 教师礼赞

    乙巳秋毛新明作 案上灯痕映鬓丝,窗前星斗伴批辞。晨传经义析毫末,暮解疑团到子时。粉笔灰飞凝智慧,教鞭指点破迷思。莫言桃李满天下,且看春风化雨时。 作者 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网…

    2025年9月9日
  • 长寿囚犯戈利高里

    毛新明/文 19世纪末,即1895年,17岁的戈利高里与邻居因为一头牛而发生争执,误杀邻居,被俄国当局逮捕后判刑坐监100年。 一年后,戈利高里尝试越狱逃跑,结果末遂,狱方将他的刑…

    2025年8月15日
  • 泰伯:先秦至德思想的践行者与文明融合的先驱

    撰文:吴美福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谱系中,泰伯的名字或许不如孔孟老庄般闪耀于思想典籍,但他以“三让天下”的实践智慧与开拓精神,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成为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重…

    2025年4月8日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