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千年映徽韵 爆竹声声传乡愁  ——关于推动江西婺源烟花爆竹燃放习俗申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思考


撰文:吴美福

一、千年火种:婺源爆竹的文化基因
       在婺源县城暨每个乡镇的青石板巷深处,一声爆竹穿云裂石,惊醒了沉睡的粉墙黛瓦。这座被联合国誉为“中国最美乡村”的徽文化圣地,不仅以油菜花海与马头墙闻名于世,更以绵延千年的烟花爆竹文化,书写着中国农耕文明的精神密码。  

       自唐宋时期徽商崛起,婺源人便将爆竹制作融入血脉:篁岭晒秋时节,竹纸包裹火药的技艺在祠堂传承;汪口古埠码头上,满载爆竹的商船沿星江河驶向四海。明代《婺源县志》记载“岁末爆竹工坊三百户”,清代徽州爆竹匠人更将硝石提纯技术推向巅峰。这里的每一粒火星,都镌刻着天人合一的智慧——取山间毛竹为筒,采松烟制墨为引,化天地灵气为节庆欢歌。  

二、四维交响:非遗价值的当代诠释
       1. 时间维度:农耕文明的活态史诗
       婺源爆竹遵循“春祈、夏禳、秋报、冬腊”的农耕时序:立春“开山炮”唤醒大地,端午“驱邪鞭”震慑五毒,中秋“团圆雷”凝聚家族,除夕“万响阵”辞旧迎新。这种与二十四节气深度绑定的燃放传统,堪称中国农业社会的“声音历法”。  

       2. 空间维度:徽派美学的声光演绎
       在晓起村的宗祠前,爆竹声与飞檐翘角形成奇妙共振;于彩虹桥畔,烟花倒影在沱川水面绘就水墨丹青。婺源匠人独创“三层楼”“九连环”等立体燃放技法,使声、光、影与徽派建筑群产生空间对话,构建出世界罕见的露天声光艺术馆。  

       3. 精神维度:宗族伦理的情感纽带
       李坑村“添丁炮”延续着朱子家训的血脉传承,思溪延村的“祭祖焰”照亮着程氏宗谱的族系脉络。每串爆竹炸响的不仅是硫磺香气,更是慎终追远的伦理回响,这种以爆竹为载体的集体记忆,成为维系海外百万徽州游子的文化脐带。  

       4. 科技维度: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
       面对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重命题,婺源已培育出28家非遗工坊,运用纳米阻燃技术将爆竹声压降低40%,开发无硫植物染料烟花,使千年技艺焕发新生。2023年“婺源星火”环保烟花更亮相杭州亚运会,证明传统非遗完全能与现代文明共融共生。  

三、申遗路径:构建文化保护新范式
       当前全球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日本京都“祇园祭”、墨西哥“亡灵节烟花”等34项节庆类遗产已成功入选,而作为火药发明国的中国却尚无相关项目。婺源申遗应着力构建三大体系:  

       学术支撑体系:联合清华大学非遗保护中心建立“东亚烟火文化基因库”,系统梳理从《武经总要》火药配方到现代环保烟花的演进谱系。  
       活态传承体系:设立“婺源爆竹文化生态保护区”,将匠人评级与乡村旅游收益挂钩,让年轻人看见“火药里的金饭碗”。  
       国际传播体系:打造“国际烟花艺术节”,借助TikTok等平台发起#ChineseFireCulture话题挑战,用数字技术唤醒文化遗产的青春表达。  

       当篁岭的晨雾中再次升起那缕熟悉的青烟,我们看见的不仅是物理层面的氧化反应,更是中华文明跨越千年的精神燃烧。推动婺源烟花爆竹燃放习俗申遗,不仅是为中国火药文明正名,更是为人类保存一份在机械复制时代依然跳动的文化心跳。让这些绽放在北纬29度的璀璨星火,继续照亮人类文明多样性的璀璨星空。 

乙巳正月十八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上一篇 2025年2月15日 下午2:54
下一篇 2025年2月16日 下午12:18

相关推荐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
  • 《三月的丝竹》

    文:吴美福 鼋头渚的樱花还在含苞,蠡园的水波已把晨光揉碎成千万片银鳞。古运河边的老柳树刚吐出米粒大的嫩芽,枝桠间悬着的几盏红灯笼便急着在风中蘸墨,要给三月写一封花笺。 惠山祠堂群的…

    2025年3月5日
  • 《砚底潮声》

    撰文:吴美福        太湖石皱褶深处渗出一滴北宋的雨。我在退思园夜读,忽见残碑拓片上的虫蛀孔洞溢出微蓝星…

    2025年3月5日
  • 《泊渎河畔的青铜犁痕》

    撰文:吴美福       晨雾未散时,泊渎河像一卷半展的旧宣纸,青石埠头沁着露水,苔痕漫漶处依稀可见船缆磨出的凹痕。我数着埠头石阶上的年轮,一级是吴越争霸的剑影,一级是南朝四百八十…

    2025年3月3日
  • 吴学:时光深处的文化绮梦

    撰文:吴美福       青苔爬上花墙时,我总爱在退思园的石矶上坐定。紫藤的暗影顺着瓦当游走,将四百年的光阴折成满池碎金。那些雕着博古纹的漏窗,像极了时间睁开的瞳孔,明清的烟雨、民…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