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古韵

吴美福
  一路阅览,吴学文化韵味万千,独赏吴学之光,为“吴学古韵”之吟唱。
发掘出吴学光彩,令全世界瞩目、令万千吴姓向往的、属于江南民族创造的“世界文化”,揣着寻访吴学历史、探究吴学底蕴、审视吴学文化优长、品嚼吴学韵味和感知吴学灵气的心绪,走进吴学历史天空。
穿江南水乡而过的太湖,以千年不竭、千流不息、千回百转的鲜活之水,注入江南的血脉,给吴学以勃勃生机和灵气。最终使吴学悠悠乎存于天地间而永恒。创造“永恒”的太湖水,最终哺育了绵延不绝的“吴学”。 水,是吴学的灵魂。太湖水,承载着远古的故事、千年的故事、百年的故事,吴学的故事,把一个个扑朔迷离的话题留传给千古永远,展示着历经岁月磨难和风雨剥蚀后的昂扬。
敞开吴学的襟怀,包容江南芸芸众生的喜怒哀乐,装满吴学人间的优美故事。 吴学的怀抱里簇拥着古老深邃的学问。几千余年乃至上万年间,人类社会发生过多少惊天动地的大事,吴学以它与生俱来的古典风姿和独特文化风貌,用它干万年积淀和浓缩的人文精髓,嬗变为十足的历史吴学底蕴,向世人演绎和阐释着古老江南文明、弥足珍贵和文化永恒。
迈步在江南古城无锡,浏览小桥流水人家,聆听汩汩水声,谁能不兴致盎然、情趣顿生!于是,我牵拴着吴学,走在小巷的静谧,欣赏古城无锡民居独特的建筑风格,走上吴学的启蒙之路。
来无锡寻梦、圆吴学梦。 无锡古城的文明,充盈吴学文化乳汁的太湖水!吴学,足够我一生咀嚼、品味一生。研讨吴学的文明程度,分享独特的“吴学佳酿”,和吴学韵律,在我生命中骚动和跳跃。
吴学,是一座多元文化积淀的宝矿,它天地同在的文明价值,远远不是我们所能揭示万一的。我能力所及的,仅仅只能睁大眼睛,好好的学习吴学;仅仅只能敞开胸怀,揽一揽吴学飘逸的薰烈的古风;仅仅只能静下心来,听一听吴学发出的悠长的古韵。
祈盼吴学早日嬗变成传世不朽的学问体系!
2024年8月25日于江西

吴学古韵

吴美福,男,1956年生,祖籍赣邑万年县人,本科学历,现任中网传媒副总编辑、河南省诗词家协会会员,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走访国内各地宗亲和部分海外宗亲,发起了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0)
上一篇 2024年8月24日 上午8:20
下一篇 2024年8月25日 上午11:22

相关推荐

  • 千秋念伟人毛泽东

    乙巳秋毛羚 作 缅怀领袖毛泽东,建国兴邦万世崇。湘楚地灵龙虎聚,韶山毓秀孕豪雄。遵义会议乾坤定,延安烽火映天红。音容虽逝英魂在,革故鼎新唯乃公。

    2025年9月10日
  • 教师礼赞

    乙巳秋毛新明作 案上灯痕映鬓丝,窗前星斗伴批辞。晨传经义析毫末,暮解疑团到子时。粉笔灰飞凝智慧,教鞭指点破迷思。莫言桃李满天下,且看春风化雨时。 作者 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网…

    2025年9月9日
  • 师恩浩荡

    彭定见 无私春雨润芳华,笔走龙蛇化万家。三尺讲台耕日月,两眉霜鬓育奇葩。程门立雪情何尽,绛帐垂丝德未夸。若问恩深星斗许?长空海阔映云霞。 注释:程门立雪:典出《宋史·杨时传》,喻尊…

    2025年9月9日
  • 九月九思伟人

    彭定见九华映日祭君魂,泪洒青山忆圣恩。文治武功垂史册,胸怀天下系黎元。千秋伟业谁评说?一脉精神自永存。莫道斯人悄然去,光辉思想照乾坤。 注:九华指菊花,黎元指黎民。 彭定见个人简介…

    2025年9月9日
  • 七夕

    彭定见七夕璇穹渡鹤津,天孙垂泪掩云宸。星槎影断三更露,月殿香销万古尘。锦瑟虚弹南国恨,罗衾犹困旧时春。牵牛若识人间痛,悔铸银河永夜辰。 彭定见个人简介 彭定见,男,潢川县人,在职研…

    2025年9月9日
  • 沁园春·九三阅兵

    彭定见铁甲弘光,银翼排空,号令震霄。傲长街列阵,精装浩荡,雄师受阅,导弹冲寥。北斗巡天,东风指处,万里山河固若牢。惊雷动,正三军耀眼,虎啸龙飙。当年烽火曾遥。叹多少、头颅换此朝。怅…

    2025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