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吴氏三公像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挂袓宗像顺序,即祖先神位的排序,遵循左昭右穆的原则。这种排序方式不仅体现在祠堂神主牌位的排列上,也适用于宗庙、墓地和神位的左右辈次排列。以下是详细的顺序说明:
在祠堂神主牌位排列:
始祖居中,代表百世不迁,永远摆在正龛上。
始祖以下的男子隔代交替为昭穆两列,即从始祖起的二、四、六偶数代(辈)为昭辈;三、五、七奇数代(辈)为穆辈。
昭居于始祖之左,穆位于始祖之右。
墓地排位:
始祖或本支祖先葬中间,之后的祖先以左昭右穆为左右次序。
神主排位:
一般祠堂的正龛往往是供从现在的长辈算起的考(父)、祖、曾祖、高祖四世的神主,五世后则将神主迁到配龛上去。
通过这种排序方式,不仅体现了祖先的辈分和尊卑,也体现了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疏关系。
2017年11月19日世吴会上有人提出统一泰伯、仲雍、季札三公标准像,应该说其愿望是好的。

关于吴氏三公像
关于吴氏三公像

早在1300年前唐朝画圣吴道子,曾经为祖宗吴泰伯画过像,目前海内外普遍使用这一画像。要知道吴道子是画圣,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当时吴道子为祖宗泰伯画像,有他的根据和依据。
在商代服饰展现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上衣下裳的形制成为后世服装的原型,贵族的礼服色彩鲜艳,而平民的衣服相对单调。商代服饰的等级差别与经济繁荣和技术进步密切相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展现了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

关于吴氏三公像

在遥远的商代,不论尊卑男女,这种设计不仅影响了后世的服装风格,还隐藏着严格的等级制度。那么商代的服饰究竟是如何展现等级之分的?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 服饰的等级差异,高级染织品、刺绣品及装饰品主要由奴隶主阶级享用,这种差异不仅体现在材质上,更在颜色使用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贵族的礼服色彩鲜艳,如青、赤、黄等纯正之色,而平民百姓的衣服则相对单调。
服饰的装饰纹样的造型风格独特,强调夸张和变形,以几何框架为中轴对称,这种美学风貌象征着奴隶主阶级政权的威严和神秘,展现了奴隶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
同时商代贵族还注重佩玉的习惯,统治者甚至制定了一整套的玉佩制度来区分阶级和等级。
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服饰资源,使得统治阶级能够择其优者自用,而平民则只能使用劣质材料。这种差异在服饰的质地、颜色、图案等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为后世的等级制度奠定了基础。
总的来说,商代服饰的等级制度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阶级分化,更在无意中为我们揭示了古代文明的独特魅力。如今当我们欣赏那些精美的商代文物时,不禁会对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感到惊叹。
1300多年前,吴道子为祖先泰伯画像,充分考虑了时间、商代末期服饰、等级、地位和泰伯、仲雍来到南方等各种因素,应该说,到目前为止,是比较完整的描绘重现了泰伯形象,没有之一。

关于吴氏三公像
关于吴氏三公像

如今,世吴有些宗亲把泰伯、仲雍画成比皇帝还皇帝,当然,这样做初衷是好的。然而,画祖宗的像,离不开三要素:时代、服饰、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比较接近真实,炯炯有神的反映出内在与外在的神貌;尤其更不能不尊重历史,违背历史常识,悖历史本来事实,逆历史而动,闹出让吴姓不满外姓笑话吴姓!
更有甚者,把仲雍第20代孙季札并列于泰伯、仲雍,号称“三公”不错,把季札像并列在泰伯、仲雍,难道你们左昭右穆规矩忘了?按仲雍怎么称季札,可能称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重孙都不为过!相隔20代怎么能与祖宗并列?这不是典型的不懂规矩、不知规矩?这不是践踏祖宗礼乐度数?这不是数典忘祖?这不是大逆不道?
我想,有些人为什么要统一“三公像” ?就像“世界吴氏宗亲总会” 要领导海内外吴氏一个意思吧!他们总想做吴家的领袖,总想号令吴家三军,总是以他的意志为轴心,凌架于华夏吴氏之上,更有一些不明事理没有主见的宗亲捧着世吴腿抱着世吴的足,热捧他!为统一三公像足见世吴其野心膨胀到不知天高地厚!
我想问问世吴有些人,你们统一三公像,把泰伯等3人画成这样,根据何在?把季札像并列于泰伯、仲雍像依据又何在?当然,不否认你们的愿望是好的!我还想,3000多年前,泰伯、仲雍统一中国,做了当时中国的开国皇帝呢。这可能吗?你们醒醒吧,不要继续做中国的堂吉柯德!
逆历史而动,悖历史而为,愚历史而行,玩历史于手掌。他们比画圣吴道子还智慧、还聪明!臆想天开,总想做轰隆隆的雷公之举,殊不知,这是做了一件最无知最愚蠢的事情,让人贻笑万年!
有历史常识、懂规矩、有虔诚之心尊祖敬宗的大多数吴氏宗亲,应该觉醒应该醒悟,行动起来,为制止这些乱像而作坚决的批评和斗争,还吴家一个干净、纯洁、有道德、有文化底蕴、有内涵、有正气的大环境!吴家的明天会更好!
2024.4.2日

关于吴氏三公像

吴美福,男,1956年生,祖籍赣邑万年县人,本科学历,现任中网传媒副总编辑、河南省诗词家协会会员,2007年任万年县吴姓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至今,2013年任江西赣东北吴文化研究中心理事会会长至今,2017年发起闽浙赣吴文化经济促进会,2013年参加发起“泰伯论坛”。多年来,致力于吴氏联谊恳亲,联系、联络、走访国内各地宗亲和部分海外宗亲,发起了首届吴学体系建设研究会。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2)
zwcmzwcm
上一篇 2024年4月1日 下午1:48
下一篇 2024年4月3日 上午11:42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分荣幸地借全国首届吴学研讨会筹备会这机会,向诸位汇报下泰伯吴氏祖地无锡对吴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再瞻望下吴学研究的未来,谈谈本人对吴学的理解。囿于见识之限,本次浅谈,仅…

    2024年7月25日
  • 文化新纪元:吴学赋能文化领域共享,携手共创吴学未来!

    [中网传媒-庐山讯-吴美福] 首届庐山吴学筹备会在风景如画的庐山静庐别墅盛大开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吴氏贤达,共同探讨吴学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

    2024年7月24日 中网报道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销烟治河–林则徐 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峰 清朝名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名垂青史,但是林则徐戴“罪”治理黄河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840年…

    2024年7月24日 学习探索
  • 吴学概要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主要指的是清代古文经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起源于江苏吴县惠周惕,‌并在惠栋处达到巅峰。‌惠栋博学多才,‌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

    2024年7月18日
  • 治黄收疆—吴大澂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运连国运,水治则兴邦。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分前后,阴雨连绵,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加上沁河河水的注入,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石桥村决口,河口宽300…

    2024年7月16日
  • 吴姓与吴学文化关系

    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之一,拥有漫长且悠久的历史。对于吴学起源的史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吴学起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究吴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意…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