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吴学立起来

文/吴美福

培育吴学理论体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只有形成普遍共识、持续努力,才能修成正果。加强宣传力度,引导大众树立正确吴学观念并逐步接纳吴学思想。要营造吴学文化氛围,注重对至德精神文化的传承,可以利用网络平台,通过追忆家风、共缅历史、撰写文章等形式,追忆先人生前的感人故事,传递良好家风家训,表达心中的怀念。

此外,应完善相关机构配套服务,丰富吴学内涵,满足人民大众对精神的不同需求。至德精神传统文化内涵始终是我们不变的情怀。文化的进步是历史的规律,文明观念将丰富吴文化的内涵。以至德思想为内核,深入挖掘吴学思想,着眼加强吴学理论体系研究,围绕吴学文化体系建设、锻造吴学理论体系,突出吴学道德引领、聚焦创新、注重体系重塑,创新吴学理念、内容、方法、力量,构建吴学体系的方向引领、铸成一门学问。

铸魂育人,新活力,大格局。构建吴学体系的顶层设计,凝聚吴学意志、吴学力量具有重大意义,在新的起点上推动吴学理论体系研究有一个大的提升,开创吴学研究新局面。胸怀吴学千秋伟业,展千年吴学风华。牢记研究吴学初心和使命,规划好吴学发展的方向和进程,设计好吴学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研究吴学要引经据典、援古证今,赋予吴学鲜活的时代价值,深刻阐释吴学的精神密码,深刻领会吴学精神内涵。“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增强研究吴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懈怠,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赋于吴学充满旺盛生命力。

铸就吴学历史辉煌,推进吴学复兴事业。规划好研究吴学目标任务,实现创立吴学理论体系远景目标,勾勒出清晰的丰富多彩的吴学画卷。在探究研究吴学征程上,让吴学梦绽放光辉。

不能让琳琅满目 、丰富多彩的吴学文化“待字闺中”,不能让吴学历史遗产沉睡千年,让“吴学” 立起来、活起来,是我们的责任和担当,更是我们的使命和光荣。

“吴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以跨学科的合作方式,从主脉问题切入,重新认识吴学历史,探索研究吴学主干体系框架。厘清吴学渊源的疑云,推动吴学体系的完整性,加强与国内外学术交流、加强文物考察资料收集、进一步加强文献的整理,深化学术研究。将在谱牒学、姓氏学、历史学、民俗学、哲学、文化学领域,形成全国有影响的体系。合力推广吴学在体系上的传承和创新,对未来构建“吴学”学科体系奠定必要的基础。推动吴学蓬勃发展,更深层次发掘传承泰伯至德精神的文化基因;主动担当研究吴学要求,深入挖掘吴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吴学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光彩。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zwcmzwcm
上一篇 2022年7月21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6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分荣幸地借全国首届吴学研讨会筹备会这机会,向诸位汇报下泰伯吴氏祖地无锡对吴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再瞻望下吴学研究的未来,谈谈本人对吴学的理解。囿于见识之限,本次浅谈,仅…

    2024年7月25日
  • 文化新纪元:吴学赋能文化领域共享,携手共创吴学未来!

    [中网传媒-庐山讯-吴美福] 首届庐山吴学筹备会在风景如画的庐山静庐别墅盛大开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吴氏贤达,共同探讨吴学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

    2024年7月24日 中网报道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销烟治河–林则徐 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峰 清朝名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名垂青史,但是林则徐戴“罪”治理黄河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840年…

    2024年7月24日 学习探索
  • 吴学概要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主要指的是清代古文经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起源于江苏吴县惠周惕,‌并在惠栋处达到巅峰。‌惠栋博学多才,‌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

    2024年7月18日
  • 治黄收疆—吴大澂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运连国运,水治则兴邦。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分前后,阴雨连绵,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加上沁河河水的注入,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石桥村决口,河口宽300…

    2024年7月16日
  • 吴姓与吴学文化关系

    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之一,拥有漫长且悠久的历史。对于吴学起源的史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吴学起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究吴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意…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