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文化认同

文/吴美福

吴学认同是要有大家的普遍的认同。吴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从历史沿袭而巩固下来的,具有稳定性社会性和行为性,并且已同民族情绪和社会心理密切结合,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行为准则。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悠久、文明久远、丰富多彩的吴学文化,比如说像现在的谦让精神、诚信精神、祭祀中的披麻戴孝、吴语、吴歌等等,这些都是历经几千年岁月淘洗,传承至今,凝结着博大精深的吴学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吴学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吴学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必须加强对吴学传统文化的保护以及挖掘,让吴学和现代文化相协调。吴学具有典型的、具有特色内涵、特别价值,在这个意义上说,不能失去吴学文化,失去了吴学文化,也就失去了最为重要的文化发展力。当前吴学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应进一步加快吴学研究、开发、利用、保护。

提高吴学思想认识,自觉将吴学的保护传承工作做好做深,责无旁货。利用互联网络、新闻媒体、主流报刊等多元化媒介,通过开展多媒体等活动的展示、等多种形式,展示吴学的魅力。

完善吴学理论体系结构,加大对吴学的传承力度。建立吴学保护体系,或依托相关部门建立吴学保护,负责吴学保护、传承的和协调工作。发挥各级非遗中心、博物馆或文化馆(站)的作用,开展吴学的学习等工作,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平台的研究。

建立健全吴学保护、传承的保障机制。将吴学的保护和整理、建档、挖掘、抢救、传承、发展争取各方力量的参与和支持,不断提升吴学的支撑能力。我们要加快创新型吴学建设,创新提升吴学内涵完善吴学理论体系的建构。

汇聚各方喜爱吴学的创新人才。加强吴学爱好者的培养,推进吴学理论体系建设,完善吴学价值的体现,优化吴学创新机制,拓展吴学研究通道,着力激活吴学各种要素和优秀因子,创新创造吴学活力充分涌现,一个繁华似锦的吴学大道将怒放在阳光灿烂中。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2)
zwcmzwcm
上一篇 2022年7月18日
下一篇 2022年7月20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分荣幸地借全国首届吴学研讨会筹备会这机会,向诸位汇报下泰伯吴氏祖地无锡对吴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再瞻望下吴学研究的未来,谈谈本人对吴学的理解。囿于见识之限,本次浅谈,仅…

    2024年7月25日
  • 文化新纪元:吴学赋能文化领域共享,携手共创吴学未来!

    [中网传媒-庐山讯-吴美福] 首届庐山吴学筹备会在风景如画的庐山静庐别墅盛大开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吴氏贤达,共同探讨吴学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

    2024年7月24日 中网报道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销烟治河–林则徐 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峰 清朝名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名垂青史,但是林则徐戴“罪”治理黄河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840年…

    2024年7月24日 学习探索
  • 吴学概要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主要指的是清代古文经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起源于江苏吴县惠周惕,‌并在惠栋处达到巅峰。‌惠栋博学多才,‌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

    2024年7月18日
  • 治黄收疆—吴大澂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运连国运,水治则兴邦。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分前后,阴雨连绵,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加上沁河河水的注入,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石桥村决口,河口宽300…

    2024年7月16日
  • 吴姓与吴学文化关系

    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之一,拥有漫长且悠久的历史。对于吴学起源的史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吴学起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究吴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意…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