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知识普及(铜器篇)72 夫差盉

盉,在夏代晚期出现,是作为盛酒和盛水的器具,盛行于商代及西周,在春秋战国仍流行。

吴王夫差盉,是吴王夫差唯一一件遗留下来的青铜酒器,二千多年来,围绕这件夫差盉有许多美丽的故事和不少美好遐想。

夫差盉,形状似壶,高27.8厘米,口径11.7厘米,腹径24.9厘米。通体龙缠纹饰,盉的弧形提梁,大龙造型,无数条小龙相互纠缠成型,出酒口是精致短而曲折的龙头流,龙有尖角,颈部鳞斑纹。提梁有龙尾翘起,腹部透雕扉棱,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器宝贝。

盉的肩上近口处有12字的铭文 : “敔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太概的意思是吴王夫差用诸侯敬献给他的青铜,为一位女子铸造了此盉,标志着这件盉的身份。有专家推断,仅仅是推断,这名无姓氏的“女子”,何以能让吴王夫差铸盉赠给她,这名女子应该是身份卑微,却有沉鱼落雁美貌的西施。吴王夫差为所倾心的西施所铸此盉。所以,这件盉器,没有标明该女子的姓和名,更是吴王夫差的爱情信物。先秦时代包括《战国策》载:“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 等其他文献都有西施的记载。夫差盉的回归,证明历史上确有西施其人,同时也揭示了两千多年前夫差对西施的浪漫感情故事,许多专家持相同的观点。

以北京大学教授李家浩为代表一派认为,那位“女子” 不是西施,是吴王夫差的女儿。古代的人称男女都叫“子”,此盉铭文“女子” 可能是夫差为他未出嫁的女儿制作的。吴王夫差有三个女儿: 琼姬、胜玉姬、紫玉姬。据说大女儿琼姬嫁给了晏子。此盉很可能是给二女儿或三女儿的陪嫁品,后来胜玉姬或者是紫玉姬墓被盗,盉就流散民间。

20世纪90年代,文物专家、上海博物馆馆长马承源在香港著名古董街发现吴王夫差盉,激动兴奋。后动员香港实业家何鸿章花150万港币买下了此盉,随后捐给了上海博物馆,完壁归回祖国。

这件青铜盉造型古朴典雅,规形完整而优美,堪称中国青铜铸造的上乘之作。夫差盉,伴随烟尘岁月,出土地点及是谁收藏,其中怎样流散在民间,又怎样流失到香港之前的故意,仍然是个美好的谜梦。

吴文化知识普及(铜器篇)72  夫差盉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3)
上一篇 2020年10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10月26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创作中的人文情怀

    作者:吴美福   人文情怀是人们对吴学、祖地故土和宗亲们的深厚情感,是对江南民族文化的情感认同,常常与跌宕起伏的文学书写紧密相连,与真情实感的诗意表达密不可分。笔者在这篇文章中,以…

    2024年11月9日
  • 吴学之“思”

    作者:吴美福       独坐书斋,案头一盏清茶,袅袅茶香中。欣赏吴学文章,如行云流水,不拘一格,纵横挥洒,恰似人生百态,纷繁复杂而又真实可感。   &nbsp…

    2024年11月8日
  • 吴学之“情”

    作者:吴美福       吴学,如清泉流淌,不拘一格,内涵丰富而壮阔。不同于诗歌的韵律,不同于小说的情节,更不同于剧本的对话,它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那便是“情”。  &n…

    2024年11月7日
  • 吴学真情思

    作者:吴美福        吴学之内涵,犹如江河之流淌,有其源远流长,亦有其波澜壮阔。   &nbs…

    2024年11月5日
  • 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之吴学

    文 吴美福 一口水井,积淀一个地方的历史,地方历史滋润一个地方文化。吴学,写在中国大地上的历史,这本丰厚壮阔的学问镶嵌在江南水乡中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笔下流淌的诗篇,是…

    2024年11月4日
  • 论吴文化自信

    文 吴美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及其未来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不仅是一个国家或民族自信力的最高表现,更是推动…

    2024年11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