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知识普及(兵器篇)68 吴王僚剑

编篡: 吴美福

在吴国许多宝物中,有一件“宝贝”中,年代最为久远的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僚剑。由于种种原因,这件文物至今并未定级,但它的价值之高不容置疑。2008年,无锡博物院曾邀请国家级青铜器专家来锡“过眼”,后得出一致结论:此剑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把吴王僚的剑,极其珍贵。

2008年,无锡博物院刚组建不久,当时院方向社会征集吴越青铜兵器,以彰显吴地灿烂的文明,与民间藏家有了广泛的接触,宜兴一位民间藏家手中有件吴王剑,整体保存完整,但剑身有断裂。该剑通长41厘米、最宽处2.7厘米、茎长9.5厘米。剑整体呈窄长扁条形,扁茎无格,无首,茎、身相连处为斜折肩。前锋尖锐,两刃近锋处略呈弧形内收,向后渐宽。剑身中线起脊,直通茎端。茎作梯形,近首处最窄。茎上一穿孔,位于中部略近折肩处。除茎与两刃外,剑两面通身饰有斜“王”字形暗纹。从形制上看,此剑具有春秋晚期的特点。仔细看,在剑的两纵近脊处有铭文12字,自剑尖至剑首顺列两行,各6字。

请了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吴镇烽,上海博物馆陈佩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丁孟,对这件文物的鉴定,这三位都国家级的文物专家。三位专家给出的意见一致:是真品,均出具了书面意见。吴镇烽还当场解释出了12字的铭文。后来,经反复考证,专家确认这是吴王僚的宝剑。吴镇烽是国内青铜器鉴定领域的顶级专家,对存世的青铜器很是熟悉,并出版过相关论著。他说这件文物非常重要。

吴王僚,姬姓,吴氏,名僚,号州于。春秋时代,字体还未统一。这把宝剑上的铭文,其中有四个字的读音为“者及错虏”,专家认定这正是吴王僚的号“州于”的缓读法,并认为,该剑铸于吴王僚在位期间,即公元前527至515年。据了解,吴王僚的兵器只有1961年山西万荣县庙前村贾家崖出土的两件王子于戈(系他未即位时的武器),而他做了王之后的物件此前并未发现。因此,该剑为仅见的一把吴王僚即位后的自铭剑(刻有自己名字的剑)。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吴国的青铜器及吴越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这把吴王僚剑,历史上并未见记载,但吴国青铜剑一枝独秀,闻名天下,相传秦始皇南巡到苏州,曾不惜一切代价希望挖出吴王阖闾墓中的青铜利剑,可惜无缘得见。虽然吴国铸剑技术雄冠诸侯,堪称神奇。但由于历史等原因,本地出土的青铜宝剑并不多。专家介绍,这把吴王僚剑的形制很少见,剑身也很秀气,应非上阵杀敌之用,而是身份的彰显,礼仪的象征。此外,该剑乃一次性浇铸而成,工艺十分高超。剑上的铭文很细,字体也很漂亮。吴王剑主的身份得以确认,无锡博物院便邀请陕西的专家来锡对其进行了修复和加固。自此,吴王僚剑成为无锡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无锡博物院正式开放后,刚征集来的吴王僚剑曾在临展中露过一次“面”,引起了不小反响。隔着玻璃展柜,宝剑泛出青幽之光,引发人们对历史的探究,重温专诸刺吴王僚的故事。公元前515年,为夺取王位,公子光(即吴王阖闾)邀请吴王僚来家中吃烤鱼以实施刺杀。虽然吴王僚做了周密的部署,安排了道道防卫,但藏在烤鱼肚中的一把鱼肠剑还是逃过了多次“安检”,被专诸呈到了吴王僚的面前。就在吴王僚凑近烤鱼之时,专诸快速从鱼腹中抽剑刺向了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专诸也被吴王僚的左右卫士用剑刺死。公子光终究取代吴王僚即位为王,是为吴王阖闾。想一睹吴王僚剑的真面目,有机会去无锡博物院一睹面貌别错过。

吴文化知识普及(兵器篇)68  吴王僚剑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2)
zwcmzwcm
上一篇 2020年10月18日 上午11:01
下一篇 2020年10月19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分荣幸地借全国首届吴学研讨会筹备会这机会,向诸位汇报下泰伯吴氏祖地无锡对吴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再瞻望下吴学研究的未来,谈谈本人对吴学的理解。囿于见识之限,本次浅谈,仅…

    2024年7月25日
  • 文化新纪元:吴学赋能文化领域共享,携手共创吴学未来!

    [中网传媒-庐山讯-吴美福] 首届庐山吴学筹备会在风景如画的庐山静庐别墅盛大开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吴氏贤达,共同探讨吴学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

    2024年7月24日 中网报道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销烟治河–林则徐 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峰 清朝名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名垂青史,但是林则徐戴“罪”治理黄河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840年…

    2024年7月24日 学习探索
  • 吴学概要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主要指的是清代古文经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起源于江苏吴县惠周惕,‌并在惠栋处达到巅峰。‌惠栋博学多才,‌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

    2024年7月18日
  • 治黄收疆—吴大澂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运连国运,水治则兴邦。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分前后,阴雨连绵,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加上沁河河水的注入,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石桥村决口,河口宽300…

    2024年7月16日
  • 吴姓与吴学文化关系

    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之一,拥有漫长且悠久的历史。对于吴学起源的史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吴学起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究吴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意…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