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学的特点

作者:吴美福 

无锡人杰地灵,人才辈出,代出俊杰。在历史上特别是南宋以来,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促进文化和经济的繁荣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近代中国发挥了很大作用。我认为一个重要因素与这个地区的文化渊源有内在联系,那就是吴文化。

吴文化在历史上有一个嬗变过程。泰伯肇吴开启早期的吴文化,是揉合了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的文明,此时的吴文化比较单纯,具有典型的包容、融合的特征。

历史上的吴国,从泰伯立国到吴国陨落,存在了700多年。这700多年积淀了优秀的文化基因。这些基因并没有随着吴国灭亡而流失,而是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发扬光大。这是一种必然的文化现象,更是显示出吴文化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吴文化穿透几千年悠悠岁月,仍然散发着人性的光芒直至今天。

吴文化是中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从道德层面上说,它是其中最艳丽的那一簇。吴文化个性鲜明,生命力强盛,不仅在历史上几度辉煌贡献突出,而且在世界文明史中也占有独特的一页。

吴文化具有显著的特点:

一是具有大陆文化传统。传统的大陆文化以农耕为主,恬淡生活,以家为重,以土地为本,既有封闭性、保守性的一面,又讲原则、讲礼仪、讲规矩,崇尚道德。泰伯奔吴立国,把中原文化带到了江南水乡,促使古老“荆蛮文化”和中原文化结合,奠定了吴文化的基础,这是普遍认同的。泰伯的品德和伟业是功勋千载,被世人尊称为至德圣人。

二是具有海洋文化特点。吴地东临大海,湖泊纵横,水系发达,千百年来形成了迎风破浪、扬帆远航的文化。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等诸多重大航海事件都发生在这里。因此,吴文化具有流动性、开放性、包容性、开拓进取、和而不同等海洋文化特点。从泰伯开挖运河第一撬——泊渎河,到夫差开挖运河第一锹——邗江,到大运河全面贯通,大运河造福中华民族数千年,是中华文明史无前烈的创举。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运河源头开挖的第一锹,在今天来看,仍然意义非凡。海洋文化与大陆文化的叠加,使吴地成为中国大陆文化圈与海洋文化圈的交汇点,凸显了吴文化的多元融合优势,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适应力和创造力。

三是重视经济发展。流动性与开放性,推动了鱼米之乡的商品流通与交换。经贸范围既遍布境内,又远涉海外;商品内容既有农副渔业,又涉及手工轻纺;在冶金、造船、医药、天文、印刷、航海、建筑、水利、金融、城市管理等各方面,都曾是全国翘楚;丝绸成为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外贸名片。千百年来,吴地一直扮演着中国最大经济核心区的角色。清朝初期,江南省的赋税曾占到全国的三分之一。流淌二千多年的大运河,主要功能是漕运,就是把江南的物产运往北方。

四是重视文化教育。吴地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在历史上,无锡有大大小小很多书院,受吴文化的浸润,无锡很重视教育。其中有著名的书院是东林书院,西有安阳书院,北有二泉书院,南有蒋子书院。东林书院,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为北宋理学家程颢、程颐嫡传高弟、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

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兴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地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誉。

后来范仲淹在吴地南京办府学,影响深远。在上千年的科考中,江南省上榜人数几近全国一半,故有“天下英才半数出江南”之说。 

五是吴姓淡泊帝王之尊贵。 数千年来,吴姓与皇位无缘,我认为它与吴文化的理念、内涵密不可分。“让”是吴文化的核心,也是吴姓代代传承的基因。它从另一个角度表明,吴地是一块高度文明的土壤,吴地这块土壤不生产吴姓帝王。这块土壤孕育的是一代代气质刚毅,慷慨赴难的仁人志士,是一代代道德高尚,清正廉洁的贤者,是一代代精忠报国,淡泊名利的俊杰,是吴姓“让” 的基因的代代传承,这才是数千年来吴姓与皇位无缘的真正原因。

六是吴地成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的前哨。优秀的文化往往具有开放包容、兼收并蓄。因为开放和学习,与文化进步互为因果。历史上周文化、越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等优秀因子,都被吴文化吸收、容纳、兼并,融合为自己的文化。吴国能使伍子胥、孙武等大批超一流人才都曾弃国奔吴,充分说明了吴文化的文格魅力。言偃学成回国,成为江南圣人,也很能说明问题。近代,吴地又成为西学东渐的前沿和东西方文明碰撞的交汇点。“睁眼看世界”的魏源20多岁迁居扬州,在扬州、南京一带生活了近40年。《海国图志》等许多介绍世界文明的著作都诞生在这里。上海从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渔村拔地而起,迅速发展成为东亚第一大都市,乃是不同文明激荡的结果。整个吴地都在历史前进的大潮中率先走向了现代文明,这当中毫无疑问得益于、也凝结着大量吴文化的优秀基因要素。因此,现代民族工商业的摇摆诞生在这里,确实有其必然性。

七是“一诺千金” 的诚信精神。当历史跨进春秋中后期,季札“挂剑” 的事迹,是炸响在当时各国的一声惊雷。哪个时代是战火纷飞,决阀杀戮,尔虞我诈的时代,信誉不值几个钱,都是推崇利益结盟。季札的行为不只是口头的诺言,而是真挚的心里的许诺,这种“心诺” 不仅在春秋时代无人能做到,时至今日,仍鲜有几人能及。季札的这种诚信精神,开启了中华民族诚信精神的丰碑。这种精神,在推行诚信价值,打造和谐社会的今天,尤为可贵和尤其重要。

八是具有典型的开拓精神。 “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这是对泰伯功绩经典概括,更是对泰伯开拓精神最高评价,泰伯另一个最大功德是开拓开辟开发江南,数千年来,使江南的GDP鼎盛江南,甲于全国。

当泰伯坚让王位,决绝帝王之尊贵,这种让还是不完美的。当泰伯千里万里奔吴,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克服千万磨障,征服千难万险,为的是寻找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开拓一方新的家园。只有这样,泰伯的让德精神才是彻底的、完美的。

当泰伯来到当时的梅里,面对“荒三千” 荒谅的不毛之地,江南仍处在没有开发的“洪荒” 之地。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环境是恶劣的。面对水土不服、语言不通、习俗不同、生活习惯迥异、饮食差异、穿着差距,要面对要克服并找到解决这问题的方法。更主要的是面对生存问题,这是亟需解决的大问题。

面对这些生死攸关的问题,需要的是一种坚定的开拓精神,需要的是一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追求幸福美好的信念。

这,不仅仅是毅力,更是一种信念在支配。举起开拓精神这面旗帜,换来的是生存之道,是幸福之源,是沃野千里的美景,是实现目标、跨越成功的根本。发往和光大开拓精神,是泰伯开发江南的成功轨迹。开拓精神是吴文化内涵中与至德精神并举的主要精神,是吴文化精髓。正是一代代人们不断开拓吴文化,使得吴文化永远熠熠生辉。

让我们紧握手中的大镐,在开拓精神的激励下,做各个行业中、各个事业奋进有为的开拓者。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数字文明席卷全球,吴文化又率先迈出了奔向新文明的步伐。首先是马云一马当先,突破了传统文明的重重藩篱,短短数年,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打造出了改变整个社会生态、甚至影响全球的庞大的数字帝国,在全社会都还懵懵懂懂之际,迅速占领了数字文明新高地。这需要眼光、思想、胆略、判断力、预见力……马云横空出世不奇怪,是因为有成千上万的吴文化哺育的杰出人才这个大环境。他们是人类文明形态大迁徙的觉悟者和急先锋。他们从各个不同角度,去理解、诠释和开创数字文明的亮丽风景;他们是吴文化土壤上结出的硕果,是吴文化的骄傲。据有关权威数据显示,我国2016年数字经济规模超万亿的省份有6个,有三个属吴地区域的省,它们是江苏、浙江、上海。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近代出版业的重要发源地,吴文化地区出版传媒始终走在全国的前列。1867年,曾国藩在江南制造局设立了翻译馆。这是我国近代第一家官办的较大的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数以百万计的介绍西方军事、科技、地理、经济、政治、历史等方面知识的书籍,对于晚清知识界起到了巨大的思想启蒙作用。1897年,第一家民营出版机构商务印书馆在上海诞生,成为我国现代出版业领头羊。随着新文化运动的蓬勃发展,中华书局、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等大量出版机构陆续问世,上海很快成为民国时期的全国出版文化中心。

在数字文明浪潮中,长三角地区的出版传媒业再一次领风气之先。全国14个国家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上海、江苏、浙江这3家基地2017年产值占到14家总产值的42%,成为行业标杆。在全国20家出版融合发展重点实验室中,长三角地区独领风骚。其中设在江苏的重点实验室,就是由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南京大学共同承担。

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在我国出版传媒业中,已连续多年独占鳌头,地位几乎不可撼动,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独树一帜。它所建立的拥有5万台服务器的云计算中心,不仅在全国出版业中绝无仅有,在全国云计算领域也处于领先地位,为百度、金山、优酷等许多大型互联网企业提供服务。

真正优秀的文化,是具有自我反省的能力,自我超越的特征,海纳百川的胸怀,取长补短的品格,正是吴文化的诸多特点、特质和特征,使吴文化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魅力,吴文化诸多特点、特质与特征,构成了“吴学” 的理论体系。吴文化给我们以启迪,做出了表率。

论吴学的特点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3)
zwcmzwcm
上一篇 2020年8月28日 上午7:19
下一篇 2020年8月29日 下午12:01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分荣幸地借全国首届吴学研讨会筹备会这机会,向诸位汇报下泰伯吴氏祖地无锡对吴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再瞻望下吴学研究的未来,谈谈本人对吴学的理解。囿于见识之限,本次浅谈,仅…

    2024年7月25日
  • 文化新纪元:吴学赋能文化领域共享,携手共创吴学未来!

    [中网传媒-庐山讯-吴美福] 首届庐山吴学筹备会在风景如画的庐山静庐别墅盛大开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吴氏贤达,共同探讨吴学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

    2024年7月24日 中网报道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销烟治河–林则徐 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峰 清朝名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名垂青史,但是林则徐戴“罪”治理黄河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840年…

    2024年7月24日 学习探索
  • 吴学概要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主要指的是清代古文经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起源于江苏吴县惠周惕,‌并在惠栋处达到巅峰。‌惠栋博学多才,‌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

    2024年7月18日
  • 治黄收疆—吴大澂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运连国运,水治则兴邦。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分前后,阴雨连绵,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加上沁河河水的注入,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石桥村决口,河口宽300…

    2024年7月16日
  • 吴姓与吴学文化关系

    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之一,拥有漫长且悠久的历史。对于吴学起源的史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吴学起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究吴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意…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