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知识普及 (典故篇) 14 神圣的祭祀地——故文台

编纂: 吴美福

泰伯、仲雍奔到梅里,第一个展现在眼前的是浩浩淼淼的“荒三千”。关于在荒三千土墩上砍梅树搭棚为窝的故事,在前面已经讲过,就不赘述。经过几年奋斗,泰伯立国筑城,慢慢安定下来了后,就经常想一件事: 那时的习俗是每年要举行春秋四祭,祭天地祭鬼神祭祖宗,以求社稷安稳,社会安定,百姓安全,风调雨顺,六畜平安。

泰伯认为,荒三千是吴国吴人的吉祥之地,是块圣地,遂决定在这里筑台作为祭祀场所。于是,在荒三千中央,堆土筑一座高台,远远望去,巍峨而立。每年春秋二季举行隆重的祭祀,和丰收之年,举行庆典活动。

故文台高约十多米,占地二亩左右,平地之中堆立土丘,位于今旺庄镇香一村后面。后阖闾迁都姑苏后,也筑一座祭祀台,取名文台。越军进攻泰伯城,吴国军民奋起抵抗,战死者都被吴民埋在故文台。故文台历经几千年岁月仍然屹立在风雨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沪宁高速公路建设从故文台穿过,故文台才被夷平。故文台在此时记入《梅里志》。2003年

6月2日,无锡市文管会把故文台遗址保护起来,宣布此处为商末遗址,“是吴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刻碑立传,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又一处缅怀泰伯的教育基地。

吴文化知识普及 (典故篇) 14 神圣的祭祀地——故文台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4)
上一篇 2020年8月3日 上午10:56
下一篇 2020年8月4日 下午5:20

相关推荐

  • 忆枞阳行

    甲辰末毛新明作 枞阳初逢暖阳融,笑靥亲和韵致浓。向心而行忆忠魂,铸史研声开大风。瑞贤谈吐惊四座,成志豁达纳千峰。遥知异地应添暖,盼得春归醉刘伶。

    2025年1月12日
  • 浅析讨好型人格心理

    文/毛新明 讨好型人格,又称为迎合型人格,指喜欢讨好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即使委屈自己也要迎合别人的一种人格特征。其目的是通过迎合他人、取悦他人来获取认可和接受。这种人格的人有…

    2024年12月26日
  •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吴学理论创新

    撰文  吴美福        ‌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吴学理论创新是多维度、深层次且系统化的进程‌。 ‌一、理论维度的创新‌&…

    2024年12月26日
  • 马克思主义吴学体系:从雏形到诞生

    撰文  吴美福 ‌一、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       马克思主义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19世纪40年代末…

    2024年12月26日
  • 马克思主义吴学体系: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撰文  吴美福        马克思主义吴学体系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以下是对这一体系的基本阐述:…

    2024年12月25日
  • 什么称书院

    撰文 吴美福‌ 书院内涵‌可以从精神、物质、制度和行为四个层面进行解读。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其内涵丰富多样。 精神层面 书院的精神文化是知识追求与价值关怀的…

    2024年12月24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