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 吴美福
泰伯、仲雍奔到梅里,第一个展现在眼前的是浩浩淼淼的“荒三千”。关于在荒三千土墩上砍梅树搭棚为窝的故事,在前面已经讲过,就不赘述。经过几年奋斗,泰伯立国筑城,慢慢安定下来了后,就经常想一件事: 那时的习俗是每年要举行春秋四祭,祭天地祭鬼神祭祖宗,以求社稷安稳,社会安定,百姓安全,风调雨顺,六畜平安。
泰伯认为,荒三千是吴国吴人的吉祥之地,是块圣地,遂决定在这里筑台作为祭祀场所。于是,在荒三千中央,堆土筑一座高台,远远望去,巍峨而立。每年春秋二季举行隆重的祭祀,和丰收之年,举行庆典活动。
故文台高约十多米,占地二亩左右,平地之中堆立土丘,位于今旺庄镇香一村后面。后阖闾迁都姑苏后,也筑一座祭祀台,取名文台。越军进攻泰伯城,吴国军民奋起抵抗,战死者都被吴民埋在故文台。故文台历经几千年岁月仍然屹立在风雨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沪宁高速公路建设从故文台穿过,故文台才被夷平。故文台在此时记入《梅里志》。2003年
6月2日,无锡市文管会把故文台遗址保护起来,宣布此处为商末遗址,“是吴文化的重要遗址之一”,刻碑立传,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又一处缅怀泰伯的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