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知识普及 (典故篇) 05 驯化野牛 ​

作者: 吴美福

泰伯、仲雍一行奔吴,把黄河农耕文明带到江南,推行商朝的井田制,兴修水利,使江南水洼沼泽变成了大片良田,同时开垦荒坡野地,大力发展种植业,豆、麻等经济作物。到了丰收季节,一派五谷飘香,麦穗金黄,绿油油的豆麻一望无际,此情此景,江南人们看在眼里喜上眉梢。

也不知道什么时间开始,田间地头出现了大批的野牛,它们成群结队,跑到田里啃吃禾苗和经济作物,尝到禾苗好吃,每天都来,并且在田地打架斗角,把禾苗踩得一踏糊涂,所到的地方,几乎没有收成。

老百姓心急如焚,在泰伯、仲雍的组织下,自发的成立了护卫队。先是用工具驱赶,用鼓恐吓,用弓箭射,野牛皮厚,都没什么效果。最后用棍棒击打,倒也打死了几头野牛,但也有不少人受了伤,仲雍因此也受了重伤。

怎么办?泰伯陷入了沉思。

经过几天观察,泰伯发现了一头剽悍雄壮,全身乌黑,毛色光泽,眼睛似铜铃,眉宇间有一抺白毛,有一种杀气,像是一头头牛。泰伯想,如果是把这野头牛降住了,其他的野牛就好办了。于是泰伯选择了头牛不易察觉的角度,连发几箭,其中一箭射到头牛眼眶角边,疼得牛呜呜叫,狂奔乱跳。泰伯在歧山就练得一身好功夫,只见泰伯一个箭步跨上牛背,双手紧抓住牛角,两腿夹紧牛肚,任凭野头牛狂甩疯颠,蹦跳纵腾,都甩不下泰伯,野头牛只好撒开蹄子狂奔。折腾了好久,野头牛终于气喘吁吁,口吐白沫,野性脾气一点也没有了,呜呜地低下头去表示服输。泰伯见状跳下牛背,轻轻的拍着牛颈,野头牛用舌头轻轻的舔着泰伯的脚。泰伯给野头牛的鼻子穿上绳子,牵着它往村庄走,其它野牛也慢慢的跟着后面。回到村里,泰伯把野牛分散饲养。派男人专门割青草定期给野牛吃,用水给野牛洗刷干净,精心饲养。

经过一段时间精心喂养,野牛的野性渐渐消失了,慢慢的温顺起来,会听人们指挥。泰伯心中大喜,针对牛性,设计了木犁、木耙,然后又亲自教牛犁田耙地,车水打田,也示范给大家看,把野牛驯化成了江南人们种田的得力帮手,忠实伙伴。

泰伯在驯服与驯化野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惊人勇气和聪明智慧,使江南人民为之折服。他开创性的把野牛驯化为江南人们农耕的武器,使江南从刀耕火种的原始农耕提高到半机械化的农耕水平,是一次江南农耕文明的重大进步,是农耕农业的质的飞跃。从此,江南由此走上了富裕富强的文明之路。泰伯被尊称为江南种田佬之祖,之神。

吴文化知识普及 (典故篇) 05 驯化野牛 ​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4)
zwcmzwcm
上一篇 2020年7月25日
下一篇 2020年7月26日

相关推荐

  • 浅谈吴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十分荣幸地借全国首届吴学研讨会筹备会这机会,向诸位汇报下泰伯吴氏祖地无锡对吴学研究的主要过程和所取得的成果,再瞻望下吴学研究的未来,谈谈本人对吴学的理解。囿于见识之限,本次浅谈,仅…

    2024年7月25日
  • 文化新纪元:吴学赋能文化领域共享,携手共创吴学未来!

    [中网传媒-庐山讯-吴美福] 首届庐山吴学筹备会在风景如画的庐山静庐别墅盛大开幕。此次研讨会汇聚了众多吴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和诸多吴氏贤达,共同探讨吴学的深厚内涵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与…

    2024年7月24日 中网报道
  • 弘扬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

    销烟治河–林则徐 河南省吴氏文化研究会  吴峰 清朝名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事迹,可谓是妇孺皆知,名垂青史,但是林则徐戴“罪”治理黄河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840年…

    2024年7月24日 学习探索
  • 吴学概要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主要指的是清代古文经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这个派别起源于江苏吴县惠周惕,‌并在惠栋处达到巅峰。‌惠栋博学多才,‌著有《‌九经古义》‌、‌《‌周易述》…

    2024年7月18日
  • 治黄收疆—吴大澂

    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水运连国运,水治则兴邦。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分前后,阴雨连绵,连降大雨,河水暴涨,加上沁河河水的注入,黄河在郑州花园口石桥村决口,河口宽300…

    2024年7月16日
  • 吴姓与吴学文化关系

    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吴学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要之一,拥有漫长且悠久的历史。对于吴学起源的史学研究,不仅可以揭示吴学起源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变迁,还可以探究吴学对于个人和社会的文化意…

    2024年7月1日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