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知识普及讲座 (典故篇) 02 筑建江南第一村——荆村 第一巷——蛮巷

作者: 吴美福

泰伯团队自岐山东奔荆蛮,历经千辛万苦,一路寻找理想的栖息地跋山涉水,终于到达太湖流域的梅里一带。经过痛下决心,断发文身,身着土著服,融入当地荆蛮人之中,与当地人打成一片,成功的在梅里一带立足。

当时的梅里地区生产方式很原始,农业很落后,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状态。生活生存方式也愚昧,饮食基本上是“半生不熟” ,主要是以鱼虾为主。居住是用茅草搭一个小三角形的草棚,“以棚为窝” ,文化基本上处于混沌状态,处于一片荒凉南蛮社会。

经过大量的社会调查和走访,泰伯心里有数,明白当下的梅里“地广人稀”,地瘠人贫,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筑堤堵水,排涝灌溉,翻土造田,把沼泽水洼地改造为肥沃的良田,梅里人民才会有好日子,才会幸福。

泰伯明白,要想改变一个群族的生存生活方式,打破原有的生产方式,是极其困难,极其艰巨的。从那一点打开局面尤其重要,想到这里,泰伯心里豁然开朗。想到在走访各地时结识的梅里的长老梅公公,这个梅公公不但是荆蛮人的头领,而且威望很高,一言九鼎。想到这,经过一番准备,带了几样熟食,信步就往梅公公草屋拜访。席间,泰伯不说其他,只与梅公公吃熟食聊天。梅公公第一次吃到这等美味赞不绝口,一个劲说好吃、好吃。泰伯说,这个不难,我们天天都是吃这样的。不几日,泰伯又烤了几样荤食,又去梅公公草屋去聚餐,这样隔三差五一起吃熟食聊天,把梅公公馋虫都吃出来了。就这样梅公公向荆蛮族人宣讲泰伯的美食如何如何爽口好吃。泰伯因势利导,组织了一场熟食宴,教荆蛮族人如何做熟食,从此改变了荆蛮人吃生食的生活习惯。

梅里的先住民一贯以捕鱼虾为主,辅以一年种一季农作物,完全是靠天吃饭,有些年份一年颗粒无收。泰伯决心把岐山先进的农耕文化在梅里推广,于是又和梅公公商量,此时的梅公公对泰伯是十分的相信和尊重,就发动荆蛮部落人跟随泰伯筑圩作堤,排涝灌溉,担泥作田,整理出连片的大面积的农田。并且一年栽一季水稻,种一季麦子,改一年一季为二季,大大的提高了收成,不到几年,梅里人不但能吃的饱,还略有余粮。

通过组织大家劳动,荆蛮人自由、散漫,没有时间观念的习惯充分暴露出来。怎么办,泰伯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正好这时梅公公带着荆蛮人来泰伯居住的荆村,要求与泰伯团队合作,取名“荆蛮” 。真是天赐良机,正好趁机会组织大家,把分散的土著人集中起来,筑了几个夯土台面,台上建起大房屋几栋,里面有炉灶有烟囱,有睡觉的床,大家集体住,吃在一起。泰伯以“垒土造屋” 改变了荆蛮人“搭棚为窝” 的居住方式,大大的改变了生活质量,成立了江南第一个集体性质的农民合作社,并且在村的西边,按照规划建了一个巷,取名叫“蛮巷” 。

泰伯初建的这个土坏村庄就是后来历史上著名的江南第一村——荆村,村庄西边建的巷子就是江南第一巷——蛮巷。直到今天,这个村仍称荆村,巷子仍称蛮巷,历经数千年风风雨雨,名扬海内处。泰伯为江南开建的村庄和街巷的丰功伟绩昭示天下,泰伯组织的农民合作社开创了集体主义性质的先河,永放光芒。

吴文化知识普及讲座 (典故篇) 02  筑建江南第一村——荆村  第一巷——蛮巷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上一篇 2020年7月22日 下午4:13
下一篇 2020年7月23日 上午9:50

相关推荐

  • 千秋念伟人毛泽东

    乙巳秋毛羚 作 缅怀领袖毛泽东,建国兴邦万世崇。湘楚地灵龙虎聚,韶山毓秀孕豪雄。遵义会议乾坤定,延安烽火映天红。音容虽逝英魂在,革故鼎新唯乃公。

    2025年9月10日
  • 教师礼赞

    乙巳秋毛新明作 案上灯痕映鬓丝,窗前星斗伴批辞。晨传经义析毫末,暮解疑团到子时。粉笔灰飞凝智慧,教鞭指点破迷思。莫言桃李满天下,且看春风化雨时。 作者 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网…

    2025年9月9日
  • 长寿囚犯戈利高里

    毛新明/文 19世纪末,即1895年,17岁的戈利高里与邻居因为一头牛而发生争执,误杀邻居,被俄国当局逮捕后判刑坐监100年。 一年后,戈利高里尝试越狱逃跑,结果末遂,狱方将他的刑…

    2025年8月15日
  • 泰伯:先秦至德思想的践行者与文明融合的先驱

    撰文:吴美福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谱系中,泰伯的名字或许不如孔孟老庄般闪耀于思想典籍,但他以“三让天下”的实践智慧与开拓精神,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成为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重…

    2025年4月8日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