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化体系的形成——“吴学”刍议

作者:  吴美福

吴文化穿越数千年的历史,到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吴国发展七百多年的历史,已经发展为一个高峰,形成一种共识。经过秦汉唐宋的不断沉淀,随着吴地及沿海地区不断向海外漂移迁涉,海洋文化的不断融入,至明清时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吴文化已经达到一个高潮的形势,初现吴文化文化体系形成的雏形。吴文化由此正式步入学术之林,形成了许多观念,也有许多学派。吴文化之所以能成为一门学问,是反映中国数千年社会的百科全书。今天,把吴文化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哲学、民俗……等等诸多学科加以系统研究、拓展,形成科学的完整的“吴学”学科体系,凝固成一种学问,一种理论,亟待大家引以重视,亟需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筑就。

吴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构成之一,它是长江流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良渚等多种古代文化类型的延续,与黄河流域的商周文明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主体。

吴文化横跨道德、文学、哲学、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语言学、中医药学、军事学、美学、水利学、农业种植学、纺织学、民俗学、谱牒学等多个学科。其内容涵盖人文、地理、语言、宗教、文化、水文化、稻作文化、吴歌、礼仪、祭祀、兵法、“吴戈”、教育、科技、古典园林、丝绸、“苏绣”、“香山帮”建筑、吴中工艺、“百戏之祖”的昆曲、苏州评弹、吴门画派、桃花坞木刻年画等。涉及范围至社会的方方面面,经度之广、纬度之深,丰富多彩的表现在各个领域。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对吴文化的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没有形成一个体系。正如李学勤先生所说: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把吴国在当时历史上的地位或起的作用估计得很低。…… 吴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的地位估价太低了,对它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这是当年李学勤先生对吴文化的真知灼言,一语中的。

“吴学”一词最早由章太炎提出,主要是关于清代乾嘉时期以苏州吴县的惠栋研究的学术吴学的学术特色,章太炎曾经以”好博而尊闻”来形容吴派吴学,在学界影响很大。事实上,吴学的”好博而尊闻”恰恰是以易学为主体,以礼学为骨干,较为完整地构筑了清代汉学(经学)的研究范型。与吴文化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两个不同的概念。

今天,我要提的“吴学”,学术界有观点认为:无锡是吴学的发源地”。我们所说的吴学,即吴文化学。从史前马家浜、崧泽、良渚文化文明时期,到泰伯奔吴立句吴至梅里,及至吴国七百多年的发展,再至后吴国时代的明清时期蓬蓬勃勃的吴文化的茁壮成长,数几千年,反映出独特的造物意识、道德观念、审美意象与文化内涵.对其深入研究,认识与了解吴文化的特征与特质,从源头上探寻与把握吴文化形成发展的内在本质,逐渐形成了一个覆盖面很广的吴文化圈,构了吴文化意志、吴文化灵魂,必须精深耕耘、精心浇灌、努力浇筑成思想、文化新体系——“吴学”。

吴学是独树一帜、具有独特的特质和特殊的特征的学科体系,既有思想性,又有文化属性;既饱含道德风尚,又内涵开拓创精神;既有辉煌的农业文明,又有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在上万年串贯起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多个学科的文化形态。距今有7000余年的历史的马家浜文化,已经临近文明社会的门槛,在长江中下游及太湖流域已经是先进的社会形态。商朝后期太伯东奔梅里,开启江南新文明,肇始了吴文化的发端,在江南,太伯的“让德”至贤品德在吴地深入人心,感动、感知、感召吴地人民,数年之间,转化为老百姓行为中的精神坐标,自觉自律地践行社会规范的集体公约的约束生活方式,以至后来的吴国社会夯实为“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主义社会。这种至德精神是吴学构成的核心元素。

在河流纵横,湖泊万倾的太湖流域,水孕育了吴文化,水是吴文化的基本形态,水是构成吴文化的基本元素,水是吴文化的基本特征。

吳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水的文化。吳文化之所以能在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中依然历久弥新,独具魅力,成为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在根据是其具有特别优化的文化基因一一水。”所谓文化基因,就是决定文化系统传承与变化的基本因子,基本要素。”上善若水,水是至柔至刚,刚柔相济。水是永无止息,决定了吳文化是动态的,不是静止一成不变的。”文化如同一种生物,它同样具有遗传与变异两种倾向。文化一旦产生,它就会不断延续自己的基因,规定后来文化的大体发展,这就是文化的遗传。同时,由于一切皆以时间条件的变化为转移,一种既成文化不可能总是适应不断变化了的社会现实,它必然根据社会的变化而调整自身的结构,功能,以保证自己与现实的切合,这就是文化的变异。正是在遗传和变异中,文化得到不断发展。吳文化的演变不是裂变,而是在各个时代精神烛照下吸收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不断发展与创新,决定了吳文化在发展中不会因为失去自身特色而变得面目模糊,甚至被其他区域文化所同化。水孕育了吳文化,吳文化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呈现出的不同审美特征都是由”水”生发滋养而来,具有水的恒定根性,数千年来灌溉滋养着吳地人民,使吳文化永葆永恒的春天,成为吳文化永不衰竭的精神源泉。这也是构成吴学的本质特征。

吴语,又称江东话、江南话、江浙话、吴越语,几千年的吴语底蕴深厚。在中国分布于今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江西东北部、福建北一带,使用人口九千多万。吴语是汉语系汉语语族的一支语言,中国七大方言集合之一。

现代吴语比官话具有更多古音因素,吴语有数万个特有词汇和诸多特征本字,是江南人思维方式、生活情调、文化涵养、社会生产、风俗民情、语言习惯的生动体现。吴语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文化价值高。吴语语法结构和普通话差别大。吴语分为太湖、台州、金衢、上丽、瓯江、宣州六片语片,北部吴语为最大语片。

吴语扎根于吴、越故地,与吴越文化血脉相连,人文历史源远流长。“讲诵多吴语,勾提学佐书”,“诗成作吴咏,及此醉初醒”,吴语为江南本土古老语言,见证诗画江南语言文化。吴语是吴越人的母语,是吴越人“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文化属性和乡情沉淀。吴语区历史上长期是中国经济文化核心地区,今天的百余城市构成以上海为首的吴语城市群、江南文化圈、上海都市圈。吴语还是吴歌、越剧、评弹等传统曲艺的载体。吴语也为历代文人所吟咏,“醉里吴音相媚好”。所以说,吴语是构成吴学的载体。

吴文化遗留物学说是构成吴学的另一种特征。民俗概念的狭义看法包括文化遗留物说、精神文化说、民间文学说、传统文化说的相关问题。这个问题如果展开可以写一篇民俗学史的长篇论文了,在这里 简单说一下“文化遗留物说”。这个概念的范围基本上是指“曾经流行的古老遗存”,原始文化中的文化是泛人类野蛮过去的结果,文化的发展可以由一些“遗留物”——风俗、思想、古迹、遗址、遗存、遗迹的事实来证明。泰勒是文化人类学的开创性学派——古典进化论学派的代表性人物,后来民俗学领域的安德鲁·兰,搜集并比较古代种族的非实体的类似遗物:遗留下来的迷信、传说和故事,我认为还有大量的物质、非物质遗产以及那些见之于我们的时代却又不具有时代性的思想观念”。 吴地遗留下来蔚蔚大观、丰富多彩的吴文化奇迹,古老的伯渎河,最早的运河——邗江,太伯庙、太伯墓、仲雍墓、季子墓,稻作文化,丝绸、桑蚕巢丝、紫砂壶,苏绣、园林建筑、吴家画派、昆剧、评弹等等。历经漫长岁月沉淀传承的思想理论,人文荟萃、文学美学、军事理论、哲学思想、宗教、科学艺术等等是吴地光辉灿烂的文明成果。特别是出土文物宜侯矢簋的出现,对研究早期吴文化,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这些物质、非物质遗产,重要的古迹遗存、思想文化结晶是构成吴学的主题。

在近代历史上,在清朝全国114名状元中,江苏有49名,近乎其半,其中苏州籍状元26名,比例过半。苏州在明代出现吴门画派,太仓在清初出现娄东画派,常州在清代出现常州学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阳湖文派等五大派别,整个吴地的文化世家在明清更是大量涌现。吴文化中有非常积极入世的一面,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仁者之心,到无锡东林书院学子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济世情怀;从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担当,到常州今文学派援引经典、托古改制的改良维新,生生不息,绵延至今,柔中蓄劲,雅不废俗.至柔者至坚,吴地水文化中隐者道家的元素发展到极致,便呈现出另外一种面貌。吴地长时期高度繁荣,士农工商等百业融合发展,市民文化和士大夫文化互相影响,则带来雅俗并举的别样风貌。幽趣雅韵的苏州园林,吴门四家笔下之冯梦龙的《三言》《二拍》恰似市井生活趣味。清明上河图,明清小说等文学流风遗韵迨至民国、影响至今。吴地传统手工技艺之精致精雅的子冈玉、供春壶、紫砂壶、惠山泥人等等。

截止目前为止,苏州共有2项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和6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苏州古典园林和中国大运河苏州段(4个河道和7个景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是中国昆曲、中国古琴、宋锦、缂丝、苏州端午和苏州香山帮。这些世界遗产主要分别于苏州古城内,共计26个世界遗产点,苏州是名副其实的遗产城市,同时也将是中国世界遗产点最多的城市。

1997年12月,苏州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拙政园、留园、狮子林、网师园、沧浪亭、耦园、环秀山庄、艺圃、退思园共计9处古典园林先后被列为世界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光彩夺目的文化成果,既是吴文化的对社会发展作出的历史性、代表性贡献,也是对中华文化作出的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这些吴文化成果,独立出去都能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当然,吴文化成果琳琅满目,丰富多彩,就不一一展开和细说了。

吴学学科体系体现出: 1. 德性与仁性;2. 开放性与创造性;3.外倾性与包容性;4.开拓与创新;5. 雅性与融性;6.柔性与刚性;7.崇文与重教;8. 多样性与多元性;9.文化与艺术性;10.家风与遗范。

吴学的精神内涵我们认为有十个方面: 一,泰伯”三让天下”,体现了吴文化具有”大孝至爱”,”尚德尊贤”,”深明大义,不争私利”,”谦和礼让”的精神;二,泰伯创建句吴国,开疆辟土,使吴地从荒蛮走向文明繁荣,体现了吴文化具有”不怕艰难,勇于开拓创业”的精神;三,泰伯施行德政,尽心竭力为吴地广大百姓安居乐业谋福祉,体现了吴文化具有”以德治国,以民为本”的精神; 四,吴文化是由吴地土著文化和中原文化和谐融合而形成,体现了吴文化具有”兼容并蓄,和谐包容”的精神; 五,季札诚信重诺”挂剑”赠友,真挚坦诚待人,体现了吴文化”笃守诚信”的精神。六,”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一腔豪情,体现了吴文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 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情怀,体现了吴文化具有”先忧后乐”的奉献精神。八,吴地溯长(江),环(太)湖,濒海,造就了与生俱来的开放胸怀和广泛吸纳融摄外来文化,体现了吴文化具有”海纳百川”开放精神;

九,吴人历来高度重视兴教办学,重视人才培育,体现了吴文化”崇文重教”,”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

十,吴人与生俱来就有工商经济意识,体现了吴文化具有”经世致用”,”务实求真,不断进取,超越自我的精神。

吴学的学科体系广泛而庞大,涉及到历史与社会的各个方面,具体归纳为四大文化区:物质文化、人文文化、精神文化、民俗文化。

吴学是一个庞大的历史文化系统工程,举起吴学的旗帜,从理论上进行研究,注重课题的选定与吴学学术的展示,加强与吴学学者与各有关院校关系合作,铸成吴学概念,构架吴学体系,形成吴学理论框架,奠定吴学的社会意义和文化价值,建设极具特色的吴学之路。为吴学注入新的基因和人文情怀,让吴学的每一粒水珠都折射着文明之光。

目前,吴文化”核心精神”尚未凝聚形成,有赖吾全体宗亲潜心探究和追求,合力锻铸和凝练成吴学的”核心精神”。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8)
zwcm的头像zwcm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