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文化与天道之时光隧道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来得轻巧。我站在吴学文化时光隧道的檐下,看着雨丝斜斜地织就一幅水墨。檐角的风铃叮咚作响,恍惚间,仿佛听见了远古的跫音。

       推开吴学时光隧道的雕花木门,檀香袅袅。案几上摊开的《吴越春秋》泛着淡淡的黄,那是时光沉淀的颜色。我的手指轻轻抚过书页,忽然想起儿时祖父教我读”天道”二字时的神情。他说,吴地的天,是太湖的水染就的蓝;吴地的道,是姑苏城外的石板路,蜿蜒着通向永恒。

       时光隧道走廊尽头的展厅里,陈列着良渚玉琮。那些精美的纹饰,在灯光下流转着神秘的光泽。四千年前的匠人,是否也曾像我一样,在某个雨天凝视着这些玉器,思考着天人之际?玉琮外方内圆,暗合天圆地方之说,这是先民对天道的理解,也是吴学文化最深邃的密码。

       转身时,一片竹简映入眼帘。上面记载着吴国大夫伍子胥”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的箴言。墨迹早已褪色,但那份对天道的敬畏与追寻,却穿越时空,叩击着我的心扉。窗外,雨打芭蕉,声声入耳,仿佛在诉说着吴地千年来的智慧传承。

       暮色渐起,我合上最后一卷典籍。雨不知何时停了,檐角的风铃依然在轻轻摇晃。远处,太湖的波光若隐若现,宛如一条时光的隧道,连接着远古与当下,连接着天道与人伦。我知道,在这片土地上,吴学文化就像这绵绵的春雨,润物无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家园。

       走出吴学的时光隧道,石板路上泛着湿润的光。我忽然明白,所谓天道,或许就藏在这吴地的烟雨中,藏在先人的智慧里,藏在每一个追寻真理的瞬间。时光的隧道依然在延伸,而吴学文化,将永远是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

2025年2月25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2)
上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上午11:47
下一篇 2025年2月25日 下午6:14

相关推荐

  • 九一八愤怀

    乙巳秋毛新明 警报声声刺骨寒,柳条湖畔起狼烟。倭奴铁蹄踏华夏,帅府兵戈敛甲眠。千里山河沦敌手,万家黎庶陷深渊。国殇永记铭心恨,莫让历史再重演。 作者简介 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

    2025年9月18日
  • 千秋念伟人毛泽东

    乙巳秋毛羚 作 缅怀领袖毛泽东,建国兴邦万世崇。湘楚地灵龙虎聚,韶山毓秀孕豪雄。遵义会议乾坤定,延安烽火映天红。音容虽逝英魂在,革故鼎新唯乃公。

    2025年9月10日
  • 教师礼赞

    乙巳秋毛新明作 案上灯痕映鬓丝,窗前星斗伴批辞。晨传经义析毫末,暮解疑团到子时。粉笔灰飞凝智慧,教鞭指点破迷思。莫言桃李满天下,且看春风化雨时。 作者 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网…

    2025年9月9日
  • 长寿囚犯戈利高里

    毛新明/文 19世纪末,即1895年,17岁的戈利高里与邻居因为一头牛而发生争执,误杀邻居,被俄国当局逮捕后判刑坐监100年。 一年后,戈利高里尝试越狱逃跑,结果末遂,狱方将他的刑…

    2025年8月15日
  • 泰伯:先秦至德思想的践行者与文明融合的先驱

    撰文:吴美福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谱系中,泰伯的名字或许不如孔孟老庄般闪耀于思想典籍,但他以“三让天下”的实践智慧与开拓精神,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成为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重…

    2025年4月8日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