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目前吴家之现状

撰文 中网传媒副总编吴美福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生命就是要在世事中找到自己的内心平衡。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机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人的灵魂、个性、本性,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命和人生等问题。其实就是人生对生命的思考。对于生死以及人的本性、灵魂等哲学命题的终极思考。
人,活出自我,自我就是个性,个性就是风格。
有良心的人,就活得有自我,活得恬淡,活得通透。
虚伪的人,没有风骨,挺不直脊梁,竭尽阿谀奉承,谎话连篇,这种人不可深交。
一个人内在的品质和修养,能够让人们产生敬仰和钦佩之情。独具慧眼,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判断力,能够看透事物本质。这就是真正的人格魅力!
近期,吴家发生诸如大是大非的事,让我们感到痛心又感到悲哀!口口声声说“谦让” 说“至德” ,真正践行“让”和 “至德” 精神,真正落实到每一个宗亲面前,落实到吴家具体事情之中,我们又忘记了这种精神!
凡此种种,有悖于祖宗“谦让”之精神!
当下,吴家有许多怪现象:
1.吴家人是布袋兜钉子,都想出头,都想做老大,出头是好事。但是,要为吴家做实事办好事,这才是正道;
2.野心膨胀的宗亲,争主席、争会长的位置,更有人想统领海内外吴氏,想做领袖,想一统吴氏。但是,你又为吴家付出了多少?贡献了多少?做出了多少有意义有价值的文化成果?;
3.有些会长或宗亲,打着“吴氏一家亲”口号,借吴氏平台,捞一己之利;
4.更有甚者,有些宗亲,说自己是泰伯后代,否定仲雍是吴姓的血脉始祖这个不容置疑的铁的事实!这难道不是数典忘祖,大逆不道?
5.有些会长或宗亲,立山头,拉帮结派,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到哪里,哪里就会产生矛盾就有分裂;
6.少数会长,沽名钓誉,不做实事,尽弄虚头巴脑的形式;
7.开会要坐主要位置,吃饭要坐主桌,讲话要先讲,照相要抢着好位置;
8.不懂规矩、不知规矩、不守规矩,不尊老爱幼,轻易打断人家讲话。甚至有些宗亲进行人身攻击,谩骂、诽谤等。
种种乱象,这与太伯、仲雍至德精神背道而驰!可叹!可悲!可耻!
更有甚者,自己可以放火,他人不能点灯,自私、狭隘、做事独断专行,横蛮霸道;总是人家的错,自己永远是对的;更不会低头、认错,光知道指责人家。
凡此种种行为,扪心自问,这是一个有良心有道德有良知的吴姓人所为?是一个泰伯精神、一个仲雍后裔的所作所为?
谦让是至德精神的核心内容,它强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鼓励人们在行为上展现出谦逊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贡献。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如帮助建立周朝的统一政权,如吴国500年太平繁荣无战争,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和谐是至德精神重要理念,它倡导通过和平手段来实现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这一精神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现代社会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被视为实现全球和谐和国际关系稳定的基石。
至德精神在人类社会历史长河中确立了道德和政治的基础,被誉为“至德”,并被孔子盛赞。这种精神的影响力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成为全人类所公认尊崇的文化之一。
至德精神在当今时代环境下,代表了东方文化的精髓,并与毛泽东思想等多项中国重大思想理论相互贯通。此外,它还与联合国的和平、合作与发展宗旨高度契合,显示了至德精神的强大生命力。
吴姓提倡的“至德精神”不仅是道德教育的一部分,还是塑造高尚人格的重要标准。这种精神鼓励人们践行诚实守信、谦逊礼让、开拓创新和奉献进取的原则,从而使得至德精神成为了中华民族尊奉的崇高精神。
至德精神还体现了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如“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理念,激励了一代代仁人志士为国家、人民的利益奋斗。这些特质使得吴姓成为了中华民族侠肝义胆、义薄云天的优秀群体的象征。
至德精神在道德建设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它提倡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此外,它还致力于开展开拓、创新之德,旨在构建对事业、社会和国家未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至德精神强调诚信的重要性,认为诚信是道德建筑的根本。它鼓励人们关心民生疾苦,并在社会上营造一种互助互爱的氛围。这种精神体现在对个体和社会方面。
因此,至德精神和吴学文化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历史和文化的意义,更在于其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和贡献。
司马迁在写《史记》时,其中,把吴姓列为万家之首,正是因为吴姓的至德精神基因代代传承,正是这种中华民族尊奉的优秀的精神的缘故。这正是我们吴姓的光荣与自豪! 身为一个吴姓人,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玷污这种精神?当下,我们要唤醒沉浸在我们血脉中至德精神基因,脚踏实地做点实事,为践行谦让精神、为弘扬至德精神而努力!
甲辰龙年正月二十一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23)
上一篇 2024年2月29日 上午10:58
下一篇 2024年3月2日 上午10:20

相关推荐

  • 泰伯:先秦至德思想的践行者与文明融合的先驱

    撰文:吴美福 在中华文明的早期谱系中,泰伯的名字或许不如孔孟老庄般闪耀于思想典籍,但他以“三让天下”的实践智慧与开拓精神,构建了一套独特的道德哲学体系,成为先秦时期“德治”思想的重…

    2025年4月8日
  • 《吴学之光》

    文:吴美福 我的书房里,有一面墙专门用来陈列吴学典籍。从《吴氏家谱》到《吴文化研究》,从《吴地风物志》到《吴方言考》,从《浅谈吴学》到《论吴学》,琳琅满目,蔚为大观。每当阳光透过窗…

    2025年3月5日
  • 《泰伯谦锋 三让刻碑铭》

    撰文:吴美福        江南的雨总是绵密的。我站在梅里古都的城墙上,望着远处烟雨朦胧的泰伯庙,檐角的铜铃在风中叮当作…

    2025年3月5日
  • 《三月的丝竹》

    文:吴美福 鼋头渚的樱花还在含苞,蠡园的水波已把晨光揉碎成千万片银鳞。古运河边的老柳树刚吐出米粒大的嫩芽,枝桠间悬着的几盏红灯笼便急着在风中蘸墨,要给三月写一封花笺。 惠山祠堂群的…

    2025年3月5日
  • 《砚底潮声》

    撰文:吴美福        太湖石皱褶深处渗出一滴北宋的雨。我在退思园夜读,忽见残碑拓片上的虫蛀孔洞溢出微蓝星…

    2025年3月5日
  • 《泊渎河畔的青铜犁痕》

    撰文:吴美福       晨雾未散时,泊渎河像一卷半展的旧宣纸,青石埠头沁着露水,苔痕漫漶处依稀可见船缆磨出的凹痕。我数着埠头石阶上的年轮,一级是吴越争霸的剑影,一级是南朝四百八十…

    2025年3月3日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