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技艺 再现徽州古建筑的“文化密码”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藻井楼阁,木制结构的徽派建筑鳞次栉比。走进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经济开发区的黄山徽匠园林古建有限公司时,“震撼”是参观者们不由自主发出的赞叹。

传承技艺 再现徽州古建筑的“文化密码”

图为11月9日,安徽黄山,潘和平团队的木作工人在房梁上进行顶层榫卯安装。 中新社发 晏紫 摄

步入该公司车间,迎面一座8000平方米的大型徽派木制建筑体,是该公司创始人、徽州木作建筑工程师潘和平与其团队耗时数年创作建成,目前已被认购。

徽派建筑以兴起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等)而得名,多为明清时期徽商所建。徽派建筑作为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民居、祠堂和牌坊最为典型,被誉为徽州古建三绝,为中外建筑界所重视。

潘和平少时开始学习徽派建筑木工工艺,30多年来,练就了设计、绘图和打制木家具、建设木结构房屋的本领。

走进其中一座4000平方米、名叫“普天同庆”三层九开间五进的古建筑里,门楼出挑,飞檐翘角,门楼上方的九只凤凰展翅欲飞。两个硕大的冬瓜梁上,雕刻着拜寿、迎亲大型主题图案,洋溢着浓浓的生活气息。该建筑体由百余位工匠耗时一年建成,纯手工雕刻了2000多块构件。

从两层的传统徽派民居到面积8000平方米的大型徽派建筑体,从一名木作师到如今中国国内最大规模徽派建筑的建造者,潘和平说:“我摸爬滚打了30年。”

徽州传统古建筑的营造向来分工精细,古代工匠以砖、木、石、铁、窑五种组成“徽州帮”。他们凭借智慧和经验积累,建造出很多技艺精湛的徽派建筑。但在岁月流转中,很多曾经辉煌的古建筑逐渐坍塌破损。如今,部分徽派建筑只能在旅游景区、传统古村落中,才能掠见其一撇精美。

“徽派古建筑以其巧妙的构思设计,精湛的建筑工艺,集古雅、简洁于一体,成为建筑学的艺术瑰宝,越来越受到市场的欢迎。”潘和平介绍,近年来,其公司先后承接了湖南凤凰古城、江西上饶、福建泉州等地数十个徽派建筑工程。

传承技艺 再现徽州古建筑的“文化密码”

图为11月9日,安徽黄山,由潘和平团队创作组装的徽派建筑木制结构框架被调运至房屋上。 中新社发 晏紫 摄

潘和平的公司车间内一派忙碌景象,绘图、划线、斧凿等工序有条不紊,木工、石工、雕工等各显其能。这些“身怀绝技”的匠人,年龄最大的76岁,最小的18岁。他们以师带徒、口传手授,让徽派建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76岁的项来富自16岁就跟师傅学做木匠,如今每天还忙碌于现场,挥斧刨料、锯榫凿眼等,他神情专注,手法娴熟,丝毫看不出已逾古稀。

生于1997年的胡明明从事木雕学习已一年,在师傅指导下,他可以雕刻出一些精美构件。他看着手中的刻刀得意地说:“这块木雕完成后,将镶嵌在一栋建筑的厅堂上。”

潘和平说:“自己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利用现代科技,将传统徽派建筑技艺进一步精细化,电脑画图、计算机测算、机器打胚都是他高效运转的秘密武器。”在未来,他还打算把建造徽派民居的技艺传播至海外,让更多华侨华人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魅力。

据悉,黄山市近十年陆续投入逾95亿元人民币,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和徽州古建筑保护利用工程。据统计,该市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7个、“中国传统村落”92个、“安徽省传统村落”168个,全市现有8000多处地面文物遗存。

本文转载中新网,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2)
上一篇 2020年12月14日 下午5:46
下一篇 2020年12月14日 下午5:48

相关推荐

  • 处暑情思四首

    彭定见 一 谁起晚风凉,秋荷思旧塘。凭栏忘情处,雁字正南翔。 二 金风谁遣送新凉,蝉化蕖凋柳半黄。夏去秋来何怅惘,东篱菊绽酒生芳。 三 炎威连夜收,节物报新秋。云淡天垂野,风清月一…

    2025年8月23日
  • 鹧鸪天·处暑情思

    彭定见 律转金风报新凉,乾坤气韵入微茫。 云铺素练千山阔,桂散天香月窟黄。蝉语歇,燕辞梁,东篱菊映夜来霜。 何须更叹驹光速,且共云霞醉九觞。 彭定见个人简介 彭定见,男,潢川县人,…

    2025年8月23日
  • 满江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彭定见 八十年前,烽火炽、山河残缺。好儿女、赴汤蹈火,中华英烈。八载腥风啼血泪,九州浩气吞霜月。齐上阵、何惧斩刑台,共悲咽。 卢沟耻,心头血。南京恨,焉能灭?驾歼机,击穿扶桑魔穴。…

    2025年8月17日
  • 天净沙·秋思二首

    彭定见 荷花影里移舟,伞檐人捕沙鸥。半白斜阳系柳,洛神浮叶,一枝幽恨东流。 昏鸦数点寒莎,瘦藤烟锁霜柯。雁字西风碎罗,孤村古柁,玉箫吹老星河。 彭定见个人简介 彭定见,男,潢川县人…

    2025年8月16日
  • 立秋四首

    彭定见 坠叶量离愁,三才竞感秋。蝉声悲远驿,蛩语篆空楼。 西风吹皱小池塘,暗度新凉替暑凉。欲问秋光何处觅?芙蓉怯试赭黄裳。 一叶警庭柯,黄飙送雁过。疏萤知夜永,急蛩觉秋多。雨涤残炎…

    2025年8月16日
  • 八里沟

    毛新明/诗太行精魂聚八里,长川碧水夺天地。危崖削玉悬飞瀑,古木含烟绕翠堤。栈险能穷千里目,潭幽可鉴四时溪。登临忽觉尘心远,醉卧云根栖画里。 作者: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网频道副…

    2025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