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12月4日讯 虽已是寒冬,但河北省承德市兴隆县陡子峪乡路边的红柿子如大红灯笼一样高高挂在枝头,显得格外好看,给冬天增加了一抹暖意,公路沿线不时有游客驻足拍照。
陡子峪乡在整体实现脱贫退出的基础上,依托毗邻北京平谷、天津冀州的区位优势,深挖柿子特色果品资源,以产业强乡,深入巩固脱贫致富成果。
据悉,该乡7个行政村有汤柿、甜柿、火柿、面柿等多个柿子品种,年产量可达15万斤,市场价格每公斤5元,鲜果销往京津周边及东北地区。其中,河北省、北京市、天津市“三界碑”脚下的水厂、龙门、前干涧三个村的磨盘柿子汤多无核,品质上乘,秋冬季节吸引京津游客观光采摘,同时带动农家乐发展。
当地家庭手工作坊制作柿饼盛行。该乡西陡峪村脱贫户张庆雨,今年72岁,家里就剩老两口了。家庭主要收入是半亩薄田,核桃、山楂果树收入。做柿子饼每年能为他家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
“柿饼我每年都要做,几十年一年没落下过,就像过年一样。”张庆雨说,孩子们还小的时候,柿子饼是孩子们大半年的零嘴。如今,孩子们陆续长大成家了,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张庆雨仍然每年秋季都制作柿饼,给儿女孙子孙女吃。这几年,在国家脱贫攻坚政策的指引下,在乡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张庆雨的柿饼逐渐走进周边北京人的视野,成为他们喜爱的零食。每年能为他带来2000多元的收入。他还当上了村里的护林员,妻子也享受低保政策,生活越来越好了。
老人告诉我们,今年他卖柿饼的收入又增多了,达到3000多元,卖完这点就全卖完了。但现在好多人家里还有很多柿子呢!今年受疫情影响,不好卖!”
陡子峪乡政府乡长关真友介绍说,该乡正在积极谋划柿饼深加工产业,通过加强树上树下管理,规范手工柿饼加工品质,打造“三界碑”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将柿子真正做成特色富民产业。(文/赵明欣 龚艳红 图/曹金龙 焦俊国)
本文转载中国网,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