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吴学的价值

文/吴美福

吴学精神力量与物质丰厚是吴学在江南的共同生成与发展。筑成吴学理论体系的理想与初心使命,是体现吴学道德的强大精神力量和诚信价值。是体现出真正的谦让精神由此几千年来有着强大的凝聚力,书写吴学最具代表性意义的篇章。

用吴学的理论播撒吴学的火种。“吴文化”是“吴学”之始,“吴文化”是“吴学”之源。吴学建立在对吴文化理解之上,是科学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熔铸于理论体系之中,推动吴学形成对理性认识与科学理解有着重大的和深远的意义。
从认识论上看,吴文化是科学的,为树立吴学科学理论打下了牢靠的认识根基。对吴学理论的认识不彻底,吴学根基就会不牢靠,吴学的思想就不会鲜亮底色。唯物史观和道德价值学说作为吴学的两大历史性贡献,深刻揭示吴学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文化属性和学术属性具有根本性的理论指导价值,是吴学理论的根本来源。认识吴学、解释吴学、就能够从道德精神高度与文化的科学维度把握吴学理论、建设吴学理论。
  从价值论上看,吴学的理论,是谦让、诚信精神筑牢了内在的价值根基。以道德价值为内核是贯穿于吴学的价值体系与价值主旨,是吴学的价值根基,是吴学文化力量的价值源泉,是吴学价值高度和吴学文化的价值依托。紧扣吴学的价值主线,要贯穿于吴学的全过程。坚持吴学研究的初心和使命,挖掘吴学广度和深度、经度和维度的多重价值呈现,才有了最为坚实的寄托与最为根本的理念。
  实践价值上看,把吴学转化为行动提供了思想指引。实践的观点构成了吴学显著特征,也赋予了吴学思想转化为现实行动的可能。将吴学理论力量转变为现实力量,筑牢吴学文化践行吴学的意志与信念,形成吴学文化品格,提升吴学内涵,着重研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从思想观念上看,吴文化是不断发展不断开拓不断嬗变融入的理论,为凝聚吴学理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为吴学新思想、新理论注入新动力。贯穿几千年全过程,吴学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面对新时代新课题,形成吴学新成果,丰富吴学时代内涵,提升吴学的价值魅力,扩大吴学的主体基础,凝聚起吴学的价值力量,筑起吴学的理论体系。原创性丰富吴学理论对于道德价值的认识,阐明吴学、文化与学科的不同关系,为吴学提供强大的理论推动力、思想凝聚力和精神感召力。
  吴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来源于历史悠久、琳琅满目 、丰富多彩的吴文化,凝聚了多个学科多种文化的结晶。是长时间、长时期文化的引领与支撑。是文化趋势与文化方向,是先进的文化形态、理论形式、价值推祟的百科全书,是道德信仰的力量之源,是凝聚诚信精神基础,追求吴学理论从初级阶段不断向更高阶段发展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将呈现出更富朝气、更有活力的吴学精神面貌。
  在现阶段吴学的立足点在什么地方?努力当下着眼未来,聚焦现在,分别从长期与现阶段两个维度为吴学提供力量,找寻研究的方向,努力奋斗。探索吴学理论坐标、思想的航向标志,推动吴文化、至德精神、诚信精神一体化发展,吴学才有充沛的文化资源与文化滋养。学木与文化相统一,汇聚成各种合力,辩证的凝聚起吴学鲜亮的观念。昭示吴学的历史使命,深化吴学对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同一性关系的认识,从而在实现个人理想的同时胸怀谦让、诚信精神的共同理想,以服务社会作为个人价值实现的目的。廓清吴学思想迷雾,坚定吴学研究初心、坚守研究责任。
  凝聚大家力量,就是要确立不同历史阶段内研究吴学的理论主题,从而为确定研究吴学理论体系、转化找到研究切入点与突破点。从而分别确立吴学理论体系“立起来”,吴学文化“强起来”的主题,从而为吴文化转化吴学提供方向。
  “立起来”吴学理论体系是我们目前的主要课题。也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们研究吴学的实践基本方向,谱写出顺应历史的有吴学基础与底色和具有典型特质的吴学理论体系。纵览几千年风云历程,谦让诚信精神一直在我们的生动实践中,为吴学注入了价值力量的内涵。独立建立推动江南各地文化与经济的完善与发展,开辟了江南各民族繁荣昌盛的道路,不断推动历史的道德体系标杆建设的发展潮流,不断践行诚信精神在历史各个时期的价值认同,在敢为人先的理论与实践中书写道德力量的美好篇章。
  吴学是新时代一门崭新的命题与理论和实践主题。吴文化复兴与全面建设吴学是今天的两大历史性课题,建设成“吴学”理论体系的美好愿景蕴含其中,标明了大家对吴文化的认识上升至新的高度。进入新时代,我们要有信心、有担当、有作为建设好吴学的历史性任务;坚持理论创新,提供理论指南、行动指南,为吴学注入新的力量、信念坐标;为建设好吴学目标的实现做好规划布局,用时间标注信念,用信念托举理论,用理论引领思想,用思想指引方向。
  千百年来吴文化凝聚谦让诚信精神力量的内在逻辑,蕴含于历代各个时期的过程,彰显于江南各民族之间“路不拾、夜不闭户” 的朴素的共产主理想社会和江南人民凝聚人心的美好生活与自觉践行诚实守信高尚风气行动的过程,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吴学必将以更具引领力的文化魅力不断凝聚起新的更加强大的理论力量和价值力量。
因为吴文化博大精深,丰沛沉厚,把吴文化上升为一门学科,凝结成一门学问,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这就是我们倾心要建设好铸造好筑牢吴学理论体系。

2023.7.14日

传播中欧文化,展示政企风彩。本网稿件部分来源于网络或来源作者投稿,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网。
(1)
上一篇 2023年7月14日 下午6:53
下一篇 2023年7月15日 上午8:38

相关推荐

  • 满江红·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祭

    彭定见 八十年前,烽火炽、山河残缺。好儿女、赴汤蹈火,中华英烈。八载腥风啼血泪,九州浩气吞霜月。齐上阵、何惧斩刑台,共悲咽。 卢沟耻,心头血。南京恨,焉能灭?驾歼机,击穿扶桑魔穴。…

    2025年8月17日
  • 天净沙·秋思二首

    彭定见 荷花影里移舟,伞檐人捕沙鸥。半白斜阳系柳,洛神浮叶,一枝幽恨东流。 昏鸦数点寒莎,瘦藤烟锁霜柯。雁字西风碎罗,孤村古柁,玉箫吹老星河。 彭定见个人简介 彭定见,男,潢川县人…

    2025年8月16日
  • 立秋四首

    彭定见 坠叶量离愁,三才竞感秋。蝉声悲远驿,蛩语篆空楼。 西风吹皱小池塘,暗度新凉替暑凉。欲问秋光何处觅?芙蓉怯试赭黄裳。 一叶警庭柯,黄飙送雁过。疏萤知夜永,急蛩觉秋多。雨涤残炎…

    2025年8月16日
  • 八里沟

    毛新明/诗太行精魂聚八里,长川碧水夺天地。危崖削玉悬飞瀑,古木含烟绕翠堤。栈险能穷千里目,潭幽可鉴四时溪。登临忽觉尘心远,醉卧云根栖画里。 作者:毛新明,男,郑州市人,中国网频道副…

    2025年8月15日
  • 周公影壁

    彭定见石径苔痕古,云浮柏影深。忽聆寒玉响,如诵克商箴。 彭定见个人简介 彭定见,男,潢川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税务工作者,高级管理会计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洛阳诗词协会副会长,洛阳…

    2025年8月5日
  • 礼乐亭听琴

    彭定见苔侵石径入亭深,风扫修篁似古琴。忽有钟祥云外渡,方知山水是清音。 彭定见个人简介 彭定见,男,潢川县人,在职研究生学历,税务工作者,高级管理会计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洛阳诗词…

    2025年8月5日